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有初中語文復習資料嗎?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6-01-08

        你去買參考資料唄,不必這樣,太多,還不如買呢
        可以買《中學教材全解》,里面的東西挺細致

        ?

        約22690字。
        初中語文復習
        第一部分????語音精要部分
        (蓬安縣城北中學???王??瑧)
        一、輕聲
        ???1.什么叫輕聲
        ??輕聲是一種特殊的變調現(xiàn)象。在詞語中,有些音節(jié)由于長期處于口語輕讀的地位,失去了原有聲調的調值,又重新構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聽感上顯得輕短模糊,這就是輕聲。
        ???2.讀輕聲的情況
        ???(1)助詞“的、地、得、著、了、過”和語氣助詞“吧、嗎、呢、啊、嘛、呀、哇”等讀輕聲。
        ???例如:他的???飛快地???吃了???看著??來過??好嗎??說吧??你呢???誰呀
        ??(2)疊音詞和動詞的重疊形式后面的字讀輕聲。
        ??例如:媽媽???伯伯???看看???說說
        ??(3)構詞用的虛語素“子、頭、們”等讀輕聲。
        ??例如:桌子???木頭???他們
        ??(4)用在名詞、代詞后面表示方位的語素或詞“上、下、里、邊、面”等讀輕聲。
        ??例如:這里???天上???地下???上面???下邊
        ??(5)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趨向的詞“來、去、起來、出來、下去、過去”等讀輕聲。
        ??例如:出去???進來???沖下去???哭起來
        ??(6)一些常用的雙音節(jié)詞單純詞,第二個音節(jié)讀輕聲。
        ??例如:蘿卜???蘑菇???喇叭???玻璃???哆嗦
        ??(7)一些常用的雙音節(jié)合成詞,第二個音節(jié)習慣上讀輕聲。
        ??例如:體息???招呼???力量???窗戶??衣服
        ??(8)有些起區(qū)別意義作用的同音詞。
        ???例如:東西(指方向)——東西(指物品)
        ??大意(指主要內容)——大意(指粗心疏忽)
        ??老子(人名)——老子(指父親)
        ??本事(指本領)——本事(指文學作品主題所根據(jù)的故事)
        ???3.輕聲的作用
        ??(1)區(qū)別詞義
        ??例如:他的孫子在公司里當會計。(孫子:兒子的兒子。“子”是虛語素,讀輕聲)
        ??孫子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軍事理論家。(孫子:人名!白印是古代表示對人的敬稱)
        ??(2)區(qū)分詞性
        ??例如:“大意”指主要內容時是名詞;“大意”指粗心疏忽時是形容詞,“意”讀輕聲。
        ?“利害”指兇猛、劇烈的意思時是形容詞,“害”讀輕聲;指利益和損害時是名詞。
        二、兒化
        ???1.什么叫兒化兒化韻
        ???詞尾“兒”本是一個獨立的音節(jié),由于它在口語中處于輕讀的地位,長期與前面的音節(jié)流利地連讀而產生音變,“兒”失去了獨立性,“化”到前一個音節(jié),只保留一個卷舌動作,使兩個音節(jié)融合成為一個音節(jié),這種現(xiàn)象就是“兒化”。這個卷舌音附在它前面一個音節(jié)的韻母上,使原來那個韻母或多或少地發(fā)
        生了變化。這種音化的韻母就叫做“兒化韻”。
        ????2.兒化韻的發(fā)音
        ????(1)韻腹或韻尾是a、o、e、的韻母兒化時,只需在原來的韻母后面加上“r”。
        ????例如:號碼兒(mǎr)????發(fā)火兒(huǒr)????小車兒<chēr)
        ????(2)韻尾是i、n的韻母(除in、n)兒化時,丟掉韻尾,加上“r”。
        ????例如:刀背兒(bèr)???????茶館兒(guǎr)???手絹兒(juār)
        ????(3)韻母i、兒化時,在原韻母后面加上“er”?例如:玩意兒(yèr)????有趣兒(qèr)
        ???3.兒化韻的作用
        ?????(1)區(qū)別詞義
        ????例如:頭(腦袋)——頭兒(帶頭的,領導人)???????眼(眼睛)——眼兒(小窟窿)

        擴展資料

        (一)文言文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

        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

        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

        火:通“伙”。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于“

        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

        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xiàn)”。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xiàn)”。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

        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

        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

        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

        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

        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

        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衡:通“橫”,

        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

        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

        通“蒼”。
        33、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

        倡導。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

        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

        相當于“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記》)僇:通“戮”,

        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

        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拂:通“弼”

        ,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

        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

        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

        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

        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

        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徧:通“遍”,

        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59、雞棲于 (《君子于役》) :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二 文言實詞

        古漢語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

        他們有實在的意義,能單獨回答問題。

        (一)古今異義。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時詞,

        由于演變的結果,詞的含義表現(xiàn)出以下幾種差異:

        ①詞義擴大。如“江”和“河”古時專指長江與黃河,

        現(xiàn)在泛指江河。

        ②詞義縮小。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子,現(xiàn)在專指男子的配偶。

        ③詞義轉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古義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見識淺),而現(xiàn)在是品德惡劣、

        不道德的意思。

        ④詞義交叉。如“憐”,古今意義都有憐憫的意思,但“

        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中的“憐”

        解釋為愛憐比較適合文意。

        古今異義的單音詞集錄
        去 湯 郭 尋(不久)走 裙 致詞(對――說話)但(只是) 贊(傳記結尾處的議論文字)曾(還、尚且)謝(道歉) 借(即使 假設 借第令勿斬) 比(等到 比至陳) 間 控(拉開)惡(怎么) 委 池 入 出 發(fā) 舉 征(征驗)夫 或(有的人 某人)進 退 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獄 鄙 再 向(過去的 以前的)師(軍隊 取法)

        古今異義的雙音詞集錄
        絕境 交通 妻子 無論 前途(前面的路程) 所以(――的方法――的原因)會計(聚會商議) 往往 經綸(籌劃 治理)親戚(今義: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緣關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員 古意:父母兄弟至親骨肉) 南極(從南面到達某地) 排空(沖向天空) 卑鄙(低微而鄙俗) 痛恨(痛心和遺憾) 開張 感激(感慨而激動) 犧牲 于是(介詞于和代詞是的連用)以為(把――作為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可以 明年 幾何(多少)

        ( 二) 詞類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

        某些實詞臨時改變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

        當成另一類詞使用,這種現(xiàn)象叫“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

        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 打洞 婦撫兒乳喂奶 名之者誰 取名 公將鼓之 擊鼓 置人所罾魚腹中 用網捕 狼不敢前 上前 愿為市鞍馬 買 不能名其一處也 說出

        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

        裝土石),表示運輸?shù)墓ぞ摺?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樣 狐鳴呼曰 孔子東游 乃丹書帛曰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亮躬耕于隴畝 親自

        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

        誠良的人。
        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親賢臣,遠小人”中的“親”“遠”

        意為親近,疏遠。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長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氣 發(fā)揚光大

        ⑤動詞活用為名詞。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的“出”“

        入”意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馬 屠懼,投以骨 屠戶

        ⑥意動用法。某些名詞、形容詞帶了賓語,語意含有“以……為……

        ”,“認為……是……

        A.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么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為名詞,現(xiàn)做意動動詞,可譯為“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B.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某種特征、特點。 例:不恥下問 認為――是恥辱 一覽眾山小 認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 認為這樣很怪異

        ⑦使動用法 A.動詞的使動用法 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使――惱怒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無案牘之勞形 使――勞累

        (三)一詞多義。古漢語絕大多數(shù)是一字一詞,

        因此一詞多義實際上主要是一字多義。所謂“多義”,

        即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比喻義等。

        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習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

        并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

        初中常見文言實詞集錄

        安 (1)形容詞,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形容詞,安穩(wěn)的、穩(wěn)定的 如:風雨不動安如山 (3)疑問代詞 怎么

        如:安得廣廈千萬間 (4)動詞 養(yǎng)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把 (1)動詞 拿、持 如:把酒話桑麻 把酒臨風 (2)形容詞,白色的如:綠楊陰里白沙堤 可憐白發(fā)生

        比 (1)動詞 挨著 對著 天涯若比鄰 (2)動詞 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3)動詞 相比 曹操比于袁紹

        兵 (1)士兵 軍隊 如:可汗大點兵 (2)兵器 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

        池 (1)名詞,古代 護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詞水池 墨池記

        出 (1)動詞,出現(xiàn)、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2)動詞出去、出來 如:不復出焉 (3)動詞 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動

        詞產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處(chù)(1) 名詞 地方 幾處早鶯爭暖樹 (2)名詞 時候 時間 鄉(xiāng)書何處達

        (3) chǔ 動詞 處在 處江湖之遠

        次 (1)名詞, 層次 不可計其層次矣 (2)動詞 ,編次、編排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3)動詞,駐扎、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次北固山下

        從 (1)動詞,跟從,跟隨 擇其善者而從之 (2)動詞,依從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3)形容詞,從前的,以前的 來從楚國游 (4)形容詞,從容

        道 (1)動詞 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 (2)名詞 道路 古道西風瘦馬 (3)名詞 道德 伐無道,誅暴秦 (4)名詞 規(guī)則 正確的方法

        以諮諏善道 (5)名詞 學問 即加冠,益幕圣賢之道 (6)名詞,道義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得 (1)動詞,得到 既出,得其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2)動詞,達到

        (3)動詞 ,能夠,可以 余因得遍觀群書 (4)通“德”動詞 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發(fā) (1)名詞,頭發(fā) 可憐白發(fā)生 (2)動詞 出發(fā) 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3)動詞 發(fā)出 野芳發(fā)而幽香 (4)動詞 征發(fā)、征派 發(fā)閭左謫

        戍魚陽

        負 (1)動詞,背負 負者歌于途 (2)動詞 依靠,依附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感 (1)動詞 感動 帝感其誠 (2)動詞 傷感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3)動詞 感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臣不勝受恩感激

        觀 (1)名詞 景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動詞,觀看,觀賞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動詞 閱讀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以上盡是一些例子,復習時,應學會歸類整理

        三 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沒有明確實在意義,

        而偏重于語法意義的一類詞。它的基本作用是幫助實詞構成句子,

        表達一定的意思,初中

        階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

        蓋、則、焉”13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

        于”應重

        點掌握。在學習和掌握文言虛詞時,首先根據(jù)它在句中位置,

        弄清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再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

        詞語間的相互關系,確定它

        的詞性,辨別它的意義。

        之 (1)代詞 指代前面出現(xiàn)的人、事、物。如:漁人甚異之 愿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a 用在主謂之間 無意 兩狼之并趨如故 無絲竹之亂耳

        b 結構助詞“的”忘路之遠近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3)復指代詞 譯為“這樣的,那樣的”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4)動詞 譯為 “到 ”輟耕之隴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節(jié)助詞 無實際意義,可不譯 悵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標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紹與動作發(fā)生相關的時間地點 a 在 其一犬坐于前b 到 指通豫南

        C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2)介紹行為動作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 “向”“給”“對” a向 告之于帝

        b 給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對 萬鐘于我何加焉

        (3)介紹比較的對象,可不譯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以 (1)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借的條件 可譯為“憑借、用”以刀劈狼首

        (2)介紹行為動作的對象 可譯為“把”屠懼,投以骨 咨臣以當世之事

        介詞(3)介紹行為動作的原因 可譯為 “因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起點時間 可譯為“從”

        (5)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根據(jù) 可譯為“根據(jù)”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連詞(1)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以便”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河曲智叟無以應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

        (2)表原因 可譯為“由于”“ 因為”扶蘇以數(shù)諫故

        (3)表結果 可譯為“以致”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傷先帝之明

        (4)表連接 可譯為“而”,或不譯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焉 語氣詞 (1)用在句尾,表直陳的語氣,相當于“呢”“了”,也可不譯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寒暑易節(jié),始

        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問語氣,相當于“呢”萬鐘于我何加焉? 又何間焉?

        兼詞 相當于“于之”其中于為介詞 之為代詞 可譯為“在這里”“從這里”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夫大國,難測焉,懼有伏焉

        代詞 (1)用在動詞后做賓語,相當于“之”,可譯為與之相當?shù)脑~語

        (2)疑問代詞“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為 (1)介紹與行為動作發(fā)生相關聯(lián)的對象,可譯為“替”“給”等 尚思為國戍輪臺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為天下唱 不足為

        外人道也

        介詞(2)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

        因為”等

        愿為市鞍馬 為宮室之美 為報傾城隨太守

        (3)介紹動作的主動者,譯為“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士卒多為用者

        連詞 wèi 表因果關系 因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尾助詞 夫子何命焉為

        所 (1)特殊代詞,它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

        必須和別的詞組成所字短語,才能做句子成分,“所“

        字經常位于動詞前和動詞組成“所”字短

        語,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動詞支配的人、事、物。

        這種短語是名詞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語、賓語、謂語、定語。

        問女何所思-……-所思 所憶都是所字短語 ,即想的人、事、物,做賓語

        問所從來,具答之 所從來,即來的地方,做賓語

        (2)“所以”,這是“所”字短語后來慢慢發(fā)展成的,“以 ”是介詞,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親賢臣 ,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知識代詞,常用來指代上文所說的情況,含有“這樣”

        的意思,常常充當謂語,也可單獨成句,偶爾還做狀語。雖然,

        受地于先王



        (2)由代詞演化來做詞尾,常常附在動詞、副詞、象聲詞、

        形容詞等后面,一起充當謂語或狀語,以模擬聲響或描繪事物、

        動作、狀態(tài)

        、可譯為“……的樣子”,或不譯

        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雜然相許

        (3)連詞 表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然足下卜之鬼乎?

        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

        (4)連詞 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人恒過,然后能改

        然則 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既然這樣,那么”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然而 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轉折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其 (1)代詞 a 通常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有時在句子里做定語。代人,可譯為“他的”“她的”;代事、

        代物。

        可譯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

        受其敵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詞,那么“其”就譯為“其中的”,

        做定語。 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稱代詞 蹲其身,使與臺齊

        (2)加強語氣 其如土石何?

        乃 (1)連詞a 表前后兩件事在情理上順承,時間上一前一后,可譯為“于是就 于是才 終于” 陳勝、吳廣乃謀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條件關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條件,后一分句說明了這種條件的結果

        弗勝,守臣死,乃入據(jù)陳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2)副詞 a表示對事物或事情的確認?勺g為“是”“實在是”“本來是”等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表出

        乎意料之外。可譯為“竟然”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夫 (1)指示代詞 念fú 表遠指,相當于“彼”,可譯為“那”“那個”予觀夫巴陵勝狀

        (2)語氣詞 a用于句尾 表感嘆,相當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將要發(fā)表議論,用來引出議論。 夫戰(zhàn),勇氣

        也 夫環(huán)而攻之

        而 (1)表順接 可譯為“然后”“就” 溫故而知新 聚室而謀曰

        (2)表轉折 可譯為“卻”“可是”人不知而不慍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3)表并列 可譯為“并且”,或不譯 黑質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4)表修飾,可譯為“地”,或不譯 默而識之 恂恂而起

        初中語文心育藝術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大全
        初中語文/考試力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大全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大全

        你去買參考資料唄,不必這樣,太多,還不如買呢
        可以買《中學教材全解》,里面的東西挺細致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聚焦新課程系列叢書
        初中語文優(yōu)化解題/海淀精典題
        初中語文精讀訓練
        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初中語文手冊
        初中語文精讀訓練
        初中語文說課稿精選
        初中語文課件制作實例詳解(附光盤PowerPoint Authorware)/中小學教 師教育技術能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力培訓叢書
        初中語文心育藝術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大全
        初中語文/考試力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大全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大全
        初中語文閱讀擴充訓練
        初中語文/新世紀四星級題庫
        初中語文/黃岡新型題
        初中語文/皇冠基礎知識手冊

        參考資料:博庫書城網頁

        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7501/有初中語文綜合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