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誠實與信任》聽后反思
遍地開花的觀摩課、展示課、競賽課、研討課,都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很少有人單獨執(zhí)教第一課時。言談之余,傾吐的是教學內(nèi)容不好安排——初讀課文、學生字太簡單;初讀課文、學生字,再講讀課文量太大。那么第一課時究竟怎么安排比較合理呢?李老師這次大膽第一課時的研討課引起我們大家的討論和思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閱讀期待環(huán)節(jié)不可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課時學生剛剛接觸新的課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至關重要。這節(jié)課李老師講故事直接引入課題的,但我覺得這樣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得不錯。在恰當?shù)牟牧现凶哌M文本,拉開課文學習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學生,在情感上震憾學生,在心靈上呼喚學生,從而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
二、讀課文環(huán)節(jié)不可少。
現(xiàn)在很多教師不注意對學生進行讀通課文的訓練,以致課文學完了仍有很多學生書讀得結結巴巴,一點感情也沒有。所以在第一課時,我們要扎扎實實地落實讀通、讀準、讀順這一教學目標。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放手讓學生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于永正老師的“書不讀熟不開講”,這節(jié)課李老師注意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流暢。
三、理清文章脈絡不可少。
第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文本有初步認識。在有效初讀后,對話交流,抒說感受,形成整體印象。但不能硬性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誠實與信任》聽后反思】相關文章:
《誠實與信任》的語文教學反思01-21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20、誠實與信任》課文內(nèi)容04-11
四上語文《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精選06-02
四年級上冊《誠實與信任》教后反思三篇06-19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與教后反思06-23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0-08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霧凇》教學反思10-09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泉城》教學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