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代文人賞月都在想什么

        時間:2021-04-15 14:46:50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古代文人賞月都在想什么

          (一)詠月之啟蒙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首作為啟蒙用的詩,淺顯簡單之極,曾讓我很奇怪它為什么能傳唱不絕,以至于幾乎會說中國話的都會背誦。

          夢回故鄉(xiāng),忽然醒轉(zhuǎn),眼前是一片漆黑,卻總是想起這首詩。于是恍然——別人用盡千言萬語也沒表達清楚的情感,李白用20個字就做到了。

          只要還有月亮和中國人,蘇軾和李白就不會被遺忘的吧,我想。

          (二)月之頂級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面的一闋水調(diào)歌頭,是當之無愧的詠月第一大詩作,其特點是略哀而不傷。

          不論想到月亮還是中秋,最先想起的還是這闋流芳千古的詞。

          (三)詠月之小資篇

          除了李白和蘇軾兩位大家不計,推選小資派詠月詩人還有很多候選的。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等等。

          張愛玲也寫過月亮,她的月亮斜斜地掛在上海的天空。

          “30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30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30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紙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模糊。老年人回憶中的30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大、圓、白,然而隔著30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

          她看過的月亮,就是我還在看的這個,月亮永遠不變,人事卻時刻不停地變幻,有人生,就有人死……

          還有就是,我一直認為張愛玲是小資感傷派的第一人,雖然有很多人批評她小女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