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成語故事
方寸之地成語故事1
【成語】:方寸之地
【拼音】:[fāng cùn zhī dì]
【解釋】:后用來指人心胸狹隘
【出處】:
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舉例造句】:
清 唐孫華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詩之二:“那將方寸心,愁水復愁旱!
【成語故事】:
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也深深地看著諸葛亮。劉表聽信后妻的讒言,疼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每次想要和諸葛亮商量如何自保的辦法,諸葛亮每每搪塞敷衍他,并沒有替他出計策。(有一次)劉琦就請諸葛亮到后花園去游賞,一同登上高樓。在喝酒吃飯的時候,劉琦就叫人拿開梯子,接著對諸葛亮說:“今天(我們兩人在這里),往上到不了天,往下到不了地;話從你的嘴巴說出來,進入我的耳朵里來。您可以說了吧?”諸葛亮回答他說:“您難道沒看到太子申生留在城內而危險,公子重耳逃出城外反而安全嗎?”劉琦內心覺悟了,暗中計劃著逃出城外。剛好江夏太守黃祖過世了,劉琦請求外調得以出城,于是成為江夏太守。不久劉表過世,劉琮聽說曹操北來征伐,就派遣大使請求投降。劉備在樊城聽到這件事情,就率領軍隊往南行走。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隨劉備,被曹軍打敗追趕,還俘擄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著自己的心和劉備告辭說:“我本來想和將軍您共同謀求稱王稱霸的事業(yè),所憑恃的就是這顆心,現在我的老母親已經被俘擄了,我的方寸也都亂掉了,對您的大事業(yè)沒什么幫助。我懇求從此和你告別。”
方寸之地成語故事2
【拼音】fāng cùn zhī dì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道家學者龍叔去請教宋國名醫(yī)文摯。龍叔講述他的病情,榮譽與指責對他是無動于衷,財物得失他不以為然,利害得失也影響不了他,感情也不能左右他。文摯仔細觀察他一會,忽然驚喜地說:“你的方寸之地已經空虛,你是圣人了。”
【典故】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列子·仲尼篇》
【釋義】指心。
【用法】作賓語;指心
【近義詞】方寸地
【其它使用】
沒人行么?人少行么?市井臣民,整日辛勤勞作,欣逢假日節(jié)日,時為清晨黃昏,種個花,養(yǎng)個魚,蹓個鳥,街頭小公園,湊個樂趣兒,聊聊閑天,怡情爽心,消卻疲乏勞困,孤零零的行么?人各有其好,有人便是愛那熱鬧,喜好人多,占方寸之地,居小爿陋室,心亦足。
方寸之地成語故事3
方寸之地的成語故事說的是劉備的`軍師徐庶識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操官兵。后來又造成曹軍樊城失守。曹操便想把徐庶騙到許昌留在身邊。于是,摹仿徐庶母親的筆跡寫信給徐庶。徐庶見信得知老母押在許昌,只好揮淚告別劉備。徐庶說:“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
方寸之地的故事
徐庶是三國時劉備的軍師。他多謀善斷,料事如神,深得劉備的信賴。
一次,徐庶識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操官兵。曹操將領曹仁不服輸,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離開樊城時就乘虛而入。結果,樊城失守。曹仁敗退許昌,愧對曹操。曹操說:“劉備必有能人為他策劃!”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騙到許昌留在身邊。他們摹仿徐庶母親的筆跡寫信給徐庶。徐庶見信得知老母押在許昌,只好揮淚告別劉備。徐庶說:“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
方寸之地材料
【發(fā)音】fāng cùn zhī dì
【出處】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解釋】指人心。后用來指人心胸狹隘。
【成語舉例】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啟》:“尋省遭罹,萬里不幸。方寸之心,自不能言!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
【方寸之地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方寸之地的成語故事09-19
方寸之地成語故事12-01
方寸之地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5-03
小學生成語故事:方寸之地07-27
方寸之地的意思及造句03-17
方寸之地成語典故04-29
成語方寸之地的故事11-16
方寸之地成語解釋08-12
方寸之地的釋義及故事出處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