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案設(shè)計
這篇課文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案設(shè)計,歡迎大家閱讀!
【《國徽》教案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6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國徽,愿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國徽、硬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讓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硬幣,說說背面是什么圖案?你還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的國徽。
3、板書課題:《國徽》(學生齊讀兩遍)
二、新授。
1、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數(shù)數(shù)有幾個小節(jié)。
(2)出示6個生字,學生“開火車”認讀。
徽、幣、擦、污、倒、帽
(3)出示生詞,同桌讀、指名教讀。
國徽硬幣擦掉污泥摔倒帽子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1)指名3位同學接讀,并指名當“小小醫(yī)生”,糾正錯誤。
(2)小組合作學習:
*指名讀第一節(jié)。
*指名說說硬幣上的國徽是什么樣的?
*指名讀,并指名評價。(有感情)
*有感情地齊讀第一節(jié)。
*指名讀第二節(jié)。
*指名說說警察叔叔帽子上的國徽是什么樣?
*指名讀,并指名評價。(有感情)
*有感情地齊讀第二節(jié)。
*指名讀第三節(jié)。
*指名說說天安門上的國徽是什么樣的?
*指名第三節(jié)讀,并指名評價。(有感情)
*有感情地齊讀第三節(jié)。
(3)小組學習:朗讀、背誦課文
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小組討論:
(1)說說:國徽圖案里有什么?
(2)我們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國徽?
(3)我們做什么事能為國徽增添光彩
三、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在小作文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書寫8個字,并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
2、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學重難點:
1、書寫“幣、擦、污、泥、爍、扶、摔、帽”8個字。
2、抄寫詞語。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背誦課文《國徽》。
2、出示6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徽、幣、擦、污、倒、帽
二、新課:
1、出示要寫生字,學生認讀。
幣、擦、污、泥、爍、扶、摔、帽
2、學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生字。
(2)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3)書寫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污泥閃爍摔倒照耀祖國()
*抄寫詞語。
(5)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最快、最好的作業(yè),評選出來。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教學總結(jié)】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币虼,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多向?qū)υ掃^程。教師要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案,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這節(jié)課,原本讓學生上網(wǎng)查閱資料安排在解決與國徽有關(guān)的問題時。但在學習為什么要把錢幣上的的污泥擦干凈時,有個學生提出:“老師,可不可以現(xiàn)在上網(wǎng)查閱一下與國徽有關(guān)的資料?”這一下子,打亂了我預(yù)定設(shè)計的思路。但學生提得很合理,現(xiàn)在查閱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表揚了這個學生很會學習。 其他小組也受到啟發(fā),紛紛上網(wǎng)查閱有關(guān)的資料。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頒布的時間與內(nèi)容,我國國徽圖案的誕生,我國國徽的組成和寓意,國徽的懸掛和使用等內(nèi)容。我又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聯(lián)系生活,從而明白了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尊重愛護國徽,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國。總之,在我們的課堂上,目標盡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盡可能讓學生總結(jié),內(nèi)容盡可能讓學生選擇,過程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只有這樣,“以人為本、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才能得以體現(xiàn)與落實。
因此,作為教師更應(yīng)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課堂應(yīng)變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和學生同步前進,實現(xiàn)“雙贏”。
在今后備課中,教師要經(jīng)常預(yù)測學生學習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備可能”也是我們應(yīng)對課堂質(zhì)疑問難的一個有效方法,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08-14
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學課件07-13
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學反思04-11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國徽》教案設(shè)計03-12
三年級上冊語文之國徽的同步練習題04-13
三年級上冊語文《國徽》課后練習題04-09
《國徽》語文教學反思01-22
國徽三年級上冊語文課后練習題04-09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shè)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