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這是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不怕危險、敢于奉獻的精神。下面我們來看看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借鑒。
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
上這堂課,我忽然對“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句話很有感觸。雖然我也是一直上著語文課,一直思考著語文課堂教學。但是平時的語文課總比不上上公開課那樣,上公開課是一種“磨”,是一種“蛻變”,每經(jīng)一次“蛻變”都有一次新的體驗,新的豁然開朗。所以很感謝,也很珍惜這次“蛻變”的機會。
今天,我靜靜地坐在電腦前,反思這堂課的教學給我?guī)淼囊恍└惺。《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感悟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又要讓學生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感受女媧精神是重點,課文中有很多具體的語言文字可以挖掘提煉;感悟神話的神奇,也就是讓學生感受古代人們豐富的想象力,這個目標很感性也很模糊,比較難。課標中指出三維目標要整合,我覺得文本特點和人文精神這兩者也該是互相整合統(tǒng)一的,所以我在教學時努力做到整合,整合突出重難點,整合達成三維目標,整合體現(xiàn)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在整合中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神話和傳說的興趣,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整合中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當然在各個的整合環(huán)節(jié)中也會留下些遺憾之處。下面談?wù)剮c做法。
1、抓住主線,串連整體。
有句話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一個地球”,支點找得成功,可以起到聚焦、內(nèi)化的作用,將散亂的精彩文字串連起來。我預設(shè)的大主線是感受神奇,從課前的其他神話故事引出神話故事的特點:語言優(yōu)美,故事神奇,感情豐富。讓學生初步感受古人創(chuàng)造世界的想象力很豐富。然后是插上想象的翅膀進入故事,課終以“神奇”小結(jié),又以“神奇”遷移拓展課外閱讀。大主線中包含了情感線,以整體感知女媧的形象導入,以一個主導性的問題“在補天的過程中,哪些句子最讓你感動?”串起了女媧補天的幾個板塊的句子,進行細細研讀體會。問題是主線清楚了,但精雕細琢的時間不夠了,一堂課下來,感覺容量偏大,有的教學點只能匆匆而過,雖然說課堂教學也如寫文章,有詳有略,但環(huán)節(jié)的不到位總歸是種缺失。
2、挖掘空白,引導想象。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xiàn)人物精神的關(guān)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五天五夜、終于、冒著生命危險”等詞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我想到的是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chuàng)造,以充實內(nèi)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因此我設(shè)計的補白想象是“女媧在尋找五彩石的過程中會碰到哪些困難?”讓學生深入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我當時想到的是古代人們眼中的神仙其實也是人化的,有一般人的喜怒哀樂,當然也會碰到常人的困難和危險,學生在感同身受時,情感目標就自然水到渠成,而且我運用的是“第()天,女媧來到,。”這樣一個句式練習,也符合三年級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一般句型練習,說實在,為了這個設(shè)計,我冥思苦想好幾天,幾易其稿,才成定局,原以為這是一個比較得意之處,想不到被張老師狠狠批了一下(呵呵,張老師莫見怪哦!),不過聽了之后,也心悅誠服。的確,語文姓語,不需要在情感上大動干戈,應(yīng)該實實在在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錘煉上有所增量,而不是天馬行空去做噱頭,以后在處理這種補白時一定要以課文文本為依托,再行定奪,否則,再好的創(chuàng)意也是無效的。
3、反復研讀,逐步提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去感悟,去體會,但是讀不是一味的同一層面的平移,因此我努力設(shè)計有層次的讀,讓學生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收獲,新的感悟,新的震撼。特別是在煉石部分我設(shè)計了圈畫動詞來感悟女媧的形象,反復朗讀,并引導學生復述故事,張老師評價說這個地方是最本色的教學,我很高興,因為這個地方我也用了許多的時間去琢磨修改,最后形成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但也生發(fā)了一個矛盾,就是家常課和公開課的矛盾,本來我是讓這一部分放在第二課時的,重點講一、二、三自然段,因為公開課的完整性,所以把煉石部分也加了進來,但前面的朗讀就顯得有點浮光掠影了,也不知如何處理才能兩者兼顧,我有點困惑。
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2
神話故事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藝瑰寶,讓學生愛讀、會講,設(shè)法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去,從中感悟、熏陶,直至喜愛是我們教學的出發(fā)點。在教學中,我注意讓“讀”深入課堂,落在實處。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lǐng)悟再到積累最后到運用”。我設(shè)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
一、在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guān)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
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二、本課的教學注意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讀的訓練。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根據(jù)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jié)果的呈現(xiàn),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不足之處有:
1、由于把課文讀的太多,課文的復述沒有完成。應(yīng)該直接跳到補天的過程之上,再讓學生去感悟女媧的品質(zhì)?稍谇懊鏁x得有點多,后面顯得有點緊張。
2、我壓制了學生的一些質(zhì)疑,沒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在今后教學設(shè)計時,我要多準備些學生獨立思考、自讀自悟、質(zhì)疑解疑的時間,多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及實際設(shè)定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3、課堂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大,每個環(huán)節(jié)連接的不夠緊密。在上課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也不夠豐富,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夠靈活的現(xiàn)象。
反思這節(jié)課,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課結(jié)束了,但是思考并沒有結(jié)束。通過這節(jié)讓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多開公開課鍛煉自己。
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3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于千古的神話故事。備課時,我的教學設(shè)計力求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復述故事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激發(fā)閱讀興趣。
談話導入后,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愛讀的神話故事,整個教學中,學生的心都被女媧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勞等光輝形象深深地牽動著。
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我再引導學生去想象,去體驗,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如“天塌地裂”的現(xiàn)象在學生的`生活中比較少見,學生雖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但仍然比較空洞。此時我出示的一組相關(guān)的圖片和聲音,幫助學生從視覺、聽覺上進行理解,從而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課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云霞”雖然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見過,但是感受不深,這時,我搜集并出示“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的圖片,學生被美麗的圖片迷住了,在一陣陣“哇!“好漂亮!”的嘖嘖贊嘆聲中,學生很直觀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等詞,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為女媧的神力而驚嘆,學生就能夠在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讀好課文。
此時,學生也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我總感覺學生對課文的朗讀還不夠到位。于是,我順勢而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白。例如:“他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边@里的“找啊找啊”蘊藏著女媧尋石的艱辛,可僅憑文字學生無法深刻領(lǐng)會,朗讀時也就淡而無味了。我說:“女媧為尋找純青石爬山涉水、歷經(jīng)艱辛,我們來想象一下,女媧找了哪些地方?到底是怎么找的呢?”接著出示填空練習,讓學生填空把女媧找的過程補充完整,豐富女媧的動作,讓學生在細節(jié)中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學生思考片刻后,一只只小手便紛紛舉了起來。
同學們說得很精彩,這一生成讓課堂更鮮活。想象說話后再來朗讀這句話,那語氣中、表情中便滲透著對女媧尋石的艱辛的深入領(lǐng)悟,讀得入情入境,別有一翻風味了?磥,適當?shù)难a白有助于學生能更深刻的領(lǐng)會其內(nèi)涵,促使朗讀更精彩。
最后,我聯(lián)系《西門豹》,進行學法總結(jié):“《西門豹》主要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而《女媧補天》又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通過這樣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清晰直觀地認識到細節(jié)的重要性,并提醒學生在習作中注意細節(jié)指導,真正做到從課文閱讀習得習作方法。
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4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我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女媧補天的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基礎(chǔ)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現(xiàn)神奇、美好的畫面。因此,備課時,我的教學設(shè)計力求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這節(jié)課我注重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品讀、想象、描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拓寬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展開合理的想象,再現(xiàn)神奇、美好的畫面。如“天塌地陷”的現(xiàn)象在學生的生活中比較少見,因此我出示配了聲音的圖片,有助于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上進行理解,我引導學生去想象,去體驗,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在這堂課中,我嘗試著讓學生通過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來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質(zhì),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好課文,理解文本。
這節(jié)課的遺憾之處是因為趕時間,給學生的練讀時間較少,學生的朗讀感情不夠。如在學生朗讀描寫災(zāi)難的句子時運用賽讀的方式,并及時進行評價,孩子們的朗讀會更好些,也不用浪費那么長的時間。在今后教學設(shè)計時,我要多給學生時間,多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設(shè)定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5-30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7-10
《張衡》教學反思?(三年級下冊)04-10
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教學反思07-14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5-08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5-03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反思12-18
小學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翠鳥》?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