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精選6篇)
《月亮的心愿》是新課程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有趣的課文,課文講述了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準備第二天去郊游,于是想讓明天是好天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參考!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1
3月26日局領導來校進行督導評估,我講了《月亮的心愿》。在講課之前,我看了人教論壇老師們的發(fā)言,和對于本課的思考,我也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研讀,然后精心設計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墒且惶谜n下來,還是感覺孩子們掌握的太少,而且課堂效率不高,課堂孩子們對于隨文識字也沒能提起興趣。
結合隨文識字的方法,和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反思。
第一.預習不充分,對于孩子們的預習,沒有提出明確要求,就連最基本的標段,讀熟課文,孩子們也沒完成。回想自己確實沒有領著孩子們做過預習,一直以為,孩子們讀了就算預習,那么該讀到什么程度?孩子該通過預習掌握什么內(nèi)容?以及簡單的詞語?老師沒有布置,沒有要求,沒有檢查,孩子們肯定不會去認真完成,那么以后我需要領著孩子一步步認真完成預習任務,做好課前的準備,為課上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學習生字詞進行隨文識字時,對于生字詞的呈現(xiàn),很生硬,每一個詞語的出項都想在從課文往外拽,孩子們不明白老師要干什么,而且有的孩子根本還沒有找到詞語的位置,就把詞語的意思分析完,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識字顯然是沒有自主性的,而且,識字效率并不高。只有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對識字感興趣,有想要識字的愿望,才能提高隨文識字的效率。讓孩子想學,樂學,并能學以運用!也能使隨文識字為高效課堂服務!
第三.在進行隨文識字時,當孩子們把詞語理解之后,沒有將詞語再次歸位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并體會詞語在語境中的特殊含義,以及詞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詞語的意義。教學目標中的有感情朗讀課文,也沒能通過隨文識字后進行朗讀體會和指導。
第四.本課重點詞語“照顧”和“太累”在理解這兩個詞語時,我用小黑板的形式給孩子們出示了顧和累的字形演變過程。顧左邊是雇(表示在家中養(yǎng)鳥)頁是一個端坐的人,頭很大,表關注。累,上三個田,下面的表(結繩記事)。這樣設計本來是想增強孩子們的識字興趣,讓他們感覺識字有意思,從而樂于去識字?墒,我這一部分運用的這些東西,孩子們根本沒理解,也沒能為促進識字發(fā)揮作用。如果能把這部分內(nèi)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像聽故事一樣去理解,識記,一定會更棒!
最后,感覺課文講的太快,好多知識,以及字詞的運用孩子還沒有扎實,就往下進行了。
上完這節(jié)課,真的感覺自己距離一名優(yōu)秀教師還差太遠,對于課堂的駕馭能力也要不斷增強!那么就要利用課余時間,多與骨干教師交流,研討。質(zhì)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并不斷改進。為了孩子們的發(fā)展,早一天成為他們的奠基石!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2
《月亮的心愿》是新課程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八課。本單元課文的教育思想以“我愛我家”為主題,意在宏揚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優(yōu)良品德。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在教學方法過程的設計中,我力求扎實語文基本功(識字、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感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根據(jù)本課的設計以及本節(jié)課實際實施的情況與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一、巧妙的導入,事半功倍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先板書“心愿”,借助“愿”的結構,讓孩子對“心愿”一詞有所理解,我先說了一下我的心愿,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愿,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心愿”的理解,同時也為能順利成功的上好課做好了鋪墊。
二、多種方法,巧識生字
本課需要認識的字有十四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1、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例如我設計了“猴子撈月”的小游戲,孩子們興致高漲,課堂氣氛活躍。
2、圖文結合法:看字形,解字意。例如學“簾”字,通過講解字意在看圖,學生很容易的就記住了。例如“顧”和“累”字,出示字的演變,通過造字法,讓學生記憶更深刻。
3、結合上下文,加強孩子們對于詞語的理解。例如“照顧”一詞,要求孩子們展開想象,珍珍是怎么照顧媽媽的?媽媽為什么說珍珍“太累”了?
4、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詞語。例如在理解“自言自語”時,教師先示范“自言自語”,孩子們進行判斷,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語。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孩子們朗讀的訓練。例如第一自然段,指導孩子們讀出夜晚的安靜。珍珍和媽媽的對話,師生分角色朗讀,體會珍珍的孝順懂事。
本節(jié)課還有很多讓我不滿意的地方:
1、學生說話訓練設計不夠。
2、朗讀訓練不到位。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3
有人說教育是藝術,教育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也許就在于它能喚醒受教育者的智慧。
語文課“月亮的心愿”教學正在有序地進行著,我想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月亮心情的變化,忽然,我聽到一個聲音:“我想聽老師讀”,說話的是我們班上讀課文很好的董雨辰。然后群起而呼之“我們想聽老師讀”。
于是,我聲情并茂地朗讀起來:“月亮來到一家窗前……”教室里安靜極了。學生逐漸被我的朗讀感染了。我也很激動,讀得更有感情了。當讀到結尾時,突然,我卡了殼,讀丟了兩個字“也不”,趕緊更正,但想不留痕跡是不可能的。
同學們對我的朗讀作了一番評議:老師讀得聲音宏亮;讀得流利;老師的××句子讀得好……;這時董雨辰興沖沖地站起來說:“老師,你讀課文時感情很好,但就是結尾丟了兩個字,如果老師一字不差,就更好了!闭f完用探尋的目光看著我,等著我的反映。
聽了他的話,我很感動,我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然后對著孩子們我說:“謝謝同學們對我的表揚;更謝謝董雨辰給我的意見,董雨辰今天的表現(xiàn)至少有三點值得表揚:第一,他聽得很仔細,能把老師讀錯的地方找出來,這就可以避免自己讀錯了;第二,他很與修養(yǎng),很尊重我,先肯定我的優(yōu)點,再提出意見;第三,他很勇敢,敢于向老師提出要求,這是最值得表揚的!奥犃宋业脑挘⒆觽兿蚨瓿酵度ベ潛P的目光,同時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而董雨辰卻十分驚訝而又驚喜。
通過這件小事的處理,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要關注主體的成功體驗,善于發(fā)現(xiàn)不平凡而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并給予坦誠、真切的鼓勵,發(fā)揮教學促進者的作用,這樣才會使學生主體的學習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4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本課側(cè)重對學生進行關心父母,心中有他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教育。
這篇課文講述了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準備第二天去郊游,于是想讓明天是好天氣。后來又看到另一個小女孩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媽媽,而寧可不去郊游,她決定還是讓明天下雨。第三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游的路上。
在授課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認識字、詞熟讀課文之后,通過畫出心形圖來引導學生想到詞語“心愿”“愛心”,然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激疑:月亮為什么會改變心愿?我想抓住學生思維的熱點和疑點,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與月亮對話,與太陽公公對話,與雷公公對話。
并讓學生在對話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不斷的感悟和品味,把書本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教學中,重點采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本課的亮點是:
一、活用文本,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我注重調(diào)動學生直接生活的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讓學生通過看圖,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從而來暢談自己在郊游前的激動心情。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再從生活走入文本,實現(xiàn)文本和生活的有機結合。
創(chuàng)設情境:月亮姐姐怎樣去跟太陽公公商量的,讓學生體會“商量”應該是怎樣的一種語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到自己的口語交際中,同時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愿。按照語文新課標的要求,讓課文的學習和生活的體驗相結合。
二、抓住重點,科學引導
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找出描寫月亮心愿的段落,體會月亮的兩個不同的心愿:一個是明天晴天,一個是明天下雨,產(chǎn)生這樣的矛盾心情,讓學生帶著新奇,帶著疑問,去學習整篇課文。然后借助文中插圖月亮的不同表情,結合課文描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學到最后一小節(jié)時,我先問:最后孩子們?nèi)ソ加瘟藛?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得出答案。
課文沒有明講兩天后是晴天還是雨天,只是說“兩天后的一個艷陽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游的路上”這時我問學生,月亮的心愿實現(xiàn)了嗎?月亮的最終心愿是什么?雖然學生中發(fā)生很多爭執(zhí),但仔細閱讀課文的同學還是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最后我用在心形圖中的“愛”作為板書總結,表明了月亮的最終心愿和本課的教育主題。
三、讀中感悟
我讓學生通過朗讀,在朗讀中感悟。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和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說出了自己的情感。從這讓我更感覺到朗讀的重要性。在最后一段的教學中,通過朗讀學生感受到了月亮的心愿。
但是,最后我遺忘了一個地方,就是什么是“艷陽天”我沒有給孩子們進行解釋。這是我的一個失誤。此外,本課的不足之處還有:
1、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能夠全情投入。
一年級的閱讀課在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們通常以識字為主,學生對這一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不夠,我在教學時引導的也不夠,所以學生學得不夠投入,理解不夠就更談不上感悟了。在教學中可以做如下處理:
(1)從“月亮的心愿”入手,讀出問題,但是最后又拋開了問題來理順課文了。
(2)“照顧”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珍珍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珍珍為了照顧媽媽而放棄春游的行為是對他人的愛與關心,體會其中的難能可貴,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會更好些。
2、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學常規(guī)應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這樣更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在讀書時,不能養(yǎng)成拖音的壞習慣。這一切都應在平時落實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3、作為第二課時,導入和生字認讀花費了大約15分鐘,時間有點長,課堂有前松后緊的感覺,應該把重點放在課文講解上才對。
總之,我的教學生涯雖然還不長,但我必須抓住每次上課的機會,好好準備來鍛煉自己。更重要的是,每次上完課后,要看清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要好好的研讀教材和學生,同時不斷的提高自身應有的語文教師素養(yǎng)把語文課變成快樂的書香園地。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5
本節(jié)課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力求扎實語文基本功(識字、寫字、讀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感悟,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1、讀中悟、悟中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是低年級閱讀的要求。因此,教學時,我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悟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
學生怎樣才能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表達出來呢?在指導朗讀對話一段,我是這樣進行的:
。ㄍ队埃⿱寢屨f:
“珍珍,早點睡吧,不要太累了,明天你還要去郊游呢!薄皨寢,我不想去了。”
“明天還是和大家一起去玩玩吧!”
“可是,醫(yī)生說您的病還沒好呢!”
我先讓孩子們分清哪句是誰說的,再請孩子們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讀。讓他們想想平時生活中你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讀得很投入,很認真,盡管他們說不出虛弱、心疼這樣的詞,但從他們的語氣中,我聽得出來,他們已經(jīng)充分融入了課文的角色中,也能感受到他們也被珍珍感動著。
2、學會傾聽、學會評價
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參與到評價中來,要求學生養(yǎng)成評價自己和評價別人的習慣,同時也要有學會傾聽的習慣。
3、關注單元主題,適度拓展,感情升華。
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請孩子們說說: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回家后你會為你的家人做些什么?這樣的設計打通了“課”與“課”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至愛親情,升華了本單元主題。
《月亮的心愿》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可思想寓意很深刻。在上課時我對學生“扶”得過多,問題的提出過碎過多,課后我也在思考,作為一年級的學生,應理解到什么樣的程度,在課文分析方面應如何去把握“度”呢?誠摯地希望各位老師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也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思索……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篇6
在課的開頭,我板書“心愿”,采用提問型的方式,先是問他們“心愿”的意思,再讓他們具體說一說自己的心愿有哪些?在孩子們分析完月亮的2個不同的心愿后,我請孩子們在仔細觀察月亮的表情圖,體會不同,想象,兩天后,此時的月亮,又將是怎樣的心情呢?請孩子上來畫表情。所以在最后一段的朗讀指導中特別舒心,孩子們在簡筆畫中明白了月亮的心情、作者的心情等。在本課的教學中,不足與疑惑的地方:
這種結合實際的問題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愿意去思考問題,我覺得這種教學的引導方式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是可以再運用的。之后,我貫穿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觀察之前,我告訴他們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學生忽然就覺得特別的驚奇,他們會忙著問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就順勢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他們就顯得很積極,很愿意去尋找答案。
《月亮的心愿》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可內(nèi)容卻很豐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為一年級八周歲的小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讀體會到文中真真的懂事,月亮的美好心愿。讓孩子感受到愛的熏陶。從而懂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精選6篇)】相關文章:
月亮的心愿語文教學反思06-29
《月亮的心愿》語文教學反思09-17
小學語文《云雀的心愿》教學反思07-14
云雀的心愿語文教學反思06-06
《云雀的心愿》的語文教學反思06-08
月亮灣語文教學反思07-05
《月亮和云彩》教學反思匯總04-26
云雀的心愿語文教學反思6篇06-29
一年級語文《月亮的心愿》教后反思07-01
《月亮和云彩》教學反思?3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