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真誠勵志故事

        時間:2021-04-24 12:24:07 勵志小故事 我要投稿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真誠勵志故事

          培養(yǎng)建議一: 讓孩子真誠地表達歉意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真誠勵志故事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道歉,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道歉并沒有平息對方心中的不滿,原因就在于一聲“對不起”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是迫于老師和父母的無奈。沒有誠意的道歉,不但不會修復受傷的心靈,反而更會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有一對雙胞胎姐弟倆,經(jīng)常在一起玩鬧,兩個人玩起來都很高興,但是也會有不愉快發(fā)生。

          有一次,不知又為了什么,姐姐跑到媽媽面前告狀,說弟弟如何不對,弟弟看到姐姐在說自己,也趕忙給媽媽說姐姐怎樣不好。媽媽沒有著急當判官,而是聽他們都說完了后,說:“兩個人都別說對方不好,說自己在這件事上哪里做得不對。誰勇敢,誰先說!”

          這時,當姐姐的先開口說自己如何做得不好,媽媽進一步引導:“那要不要給弟弟說‘對不起?我以后不這樣了!’”姐姐照著媽媽的話說了一遍,弟弟也忍不住了,趕忙說自己也不對,并向姐姐道歉。媽媽說:“兩個人都是好樣的,握握手,繼續(xù)去玩!”

          此時,兩個孩子都感到對方真誠的歉意,握了握手,笑了。

          當孩子可以說出自己哪里不對時的態(tài)度一定是真誠的,而且道歉的聲音都比告狀時低了很多,一方面是難為情,一方面是慚愧,這樣對方很容易接受,雙方立刻就能恢復關(guān)系。所以,父母在引導孩子向?qū)Ψ降狼傅耐瑫r,還可以讓孩子說類似“你能原諒我嗎?” “我不再這樣做了!”等話,也可以讓雙方握握手或者擁抱一下,這些誠意的表達都會消除對方的悲傷。

          培養(yǎng)建議二:告訴孩子,付出真誠不需要等價交換

          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種心理:我對他真誠。他對我不真誠怎么辦?其實,用一顆真心實意的誠心去善待他人,并不是一種等價交換,也不是心理投資。因為真誠是觸及心靈的`感受,誰對他人真誠,誰就會輕松快樂。

          一個女孩剛大學畢業(yè),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上班不久,她告訴母親,一位老員工好像不太喜歡她,其實,她對那個員工的印象也不太好。母親就勸她:“不要剛一進去就對誰有成見,也不要去想她是否喜歡你或者不喜歡你,你對她真誠就好。而真誠不是讓你有意討好,而是在心里不和任何人有對立、有矛盾。你一旦有了不喜歡誰,同時,也感覺誰看不慣你,這對你們雙方以后的交往沒有任何好處,自己內(nèi)心也很累。所以,記住不要和任何人有對立,即使在心里都不要有!”

          聽了母親的話,女兒決定把這些心理垃圾都清除掉,當然,實施的過程不太容易,但是有母親的鼓勵,女兒漸漸地體會到對人真誠的好處。首先,自己感到很輕松,久而久之,她也感覺不到人家對她有什么成見,就是同事之間正常交往,大家見面都很客氣。女兒覺得這樣就很好!

          其實,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印象是源起于自己的內(nèi)心,也許別人原本沒有不喜歡自己,但是因為自己對對方有看法,或者錯誤地判斷對方對自己不滿,這些心理最終會導致雙方交往不愉快。而即使對方真對自己有意見,如果我們自己能保持持久的真誠,這個真誠就是不把他對我的態(tài)度放在心上,而是對他尊敬但不親近,時間一長,只要自己內(nèi)心的障礙去除了,回頭去看,對方正真誠地向我們微笑。

          所以,父母要教給孩子:“無論人家對我怎么樣,我對人家要真誠!焙⒆诱娴哪芊钚,生活無疑是充滿輕松和愉快的。

          培養(yǎng)建議三:教孩子放下“面子”

          這里的“面子”不等同于自尊,而是固執(zhí)地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其實,只要有害怕別人看穿自己的心里,就很難不去掩飾,有掩飾就會有虛假,有了虛假就不容易真誠了,而最根本的障礙就是“面子”。

          如果一個孩子希望得到對方幫助的時候,他的態(tài)度不但不緩和,反而有命令和指使對方的傾向。結(jié)果不僅不能如愿,還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之所以不能真誠地向人求助,是因為他覺得:求別人幫忙是表示自己的無能,同時,他又怕別人拒絕,心里的起伏使他無法使用真誠的言語。

          當一個人別人小瞧自己時,要么會不斷地拐彎抹角,要么是不自然的直截了當,給對方一種不能實實在在交往的感受。當然,孩子從小不懂得面子是什么,主要是父母是否把面子看得很重。父母如果處處都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就很可能出現(xiàn)時而表現(xiàn),時而隱瞞的情況,當表現(xiàn)和隱瞞夾雜在與人交往中時,真誠就不見了。

          【小結(jié)】

          真誠是一種做人的好品質(zhì),是思維上的單純和行動上的勇敢。而孩子是否能具備這種品質(zhì),完全看父母對真誠的認識和體會。也就是說,父母為人處事以誠相待,父母能用自己的真誠體會人生的真諦,孩子自然能將真誠保存在自己的品性里。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的生活充滿輕松和快樂,首先自己的生活要輕松愉快。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真誠勵志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12-21

        怎樣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12-29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09-02

        怎樣正確培養(yǎng)孩子11-29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12-13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08-14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05-27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12-21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特長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