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庸針俗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biān yōng zhēn sú
簡拼:byzs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針對時局采取對策
出處:清 龔煒《巢林筆談 雙忠寺碑文》:“其論足以扶教維風,其文足以砭庸針俗,卓識大力,一空當世作者!
解釋:砭:刺。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指救治凡庸鄙陋。
示例:一個好的醫(yī)生品德最重要,不僅能夠救死扶傷,同時還砭庸針俗,尊重每一個生命。
雙忠寺碑文李空同先生作雙忠祠碑文,言:“周之亡也,稽首奉圖籍,西向納土,不聞有死之,何也?曰,文弊之也。文弊,則天下橫議;橫議,則縱橫行;縱橫行,則亂賊肆;亂賊肆,則貞純匿。故蘇洵者,縱橫者也,其言曰:”比干有心而無術,蘇秦有術而無心!,何人也?迦贛肟尊匠ざ桃?故禍天下者,必洵之言者也。忠臣成仁,義士死國,舍仁義何術矣?“其論足以扶教維風,其文足以砭庸針俗,卓識大力,一空當世作者。雙忠祠,祀龍逢、比干。
【砭庸針俗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