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耳朵,我們知道了別人的想法;有了耳朵,我們聽到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愛耳日國旗下講話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愛耳日國旗下講話稿【篇1】
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新年好,歡迎大家又再次回到了校園,開始了工作,開始了學習.濃濃春意驅(qū)散了冬季的寒冷,萬象更新孕育著新年的期望。經(jīng)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寒假,我們滿懷希望迎來了20XX年春季新學期的到來。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新學期要有新的規(guī)劃、新的起點,新的學期對我們學校來說,將是收獲的季節(jié)。凡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重視開學第一天,第一周。作為學生,要把假期中玩的心思收回來,專心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注意交通安全,行為安全,實現(xiàn)良好開端。作為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更要懂得“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堅信付出總有回報,一分辛勞一分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大家知道嗎?今年的3月3日是全國第十四個“愛耳日”。根據(jù)2000年國家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全國有聽力障礙2057萬人,而這個數(shù)字還在以每年3萬人的速度遞增,其中以小兒先天性耳聾為主,也有少部分為后天性耳聾,這樣的病例多為老年人。因此,為了讓我們有一副健康的體魄,我們必須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
“鼻子不通氣,扯張手紙捂住鼻子擤,這是很多人的習慣性動作。但是,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 專家說:“兩個鼻孔最好分別擤鼻涕”。因為耳鼻喉都是相通的,鼻子內(nèi)的壓力可能會讓炎性分泌物流入鼻竇或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兩個鼻孔最好分別擤鼻涕。
在過度勞累和壓力太大的時候,耳朵會出現(xiàn)音高而尖銳的鳴叫聲。這就是耳朵在“說話”:“供血不足,需要休息!睂<冶硎荆陙硗话l(fā)性耳聾出現(xiàn)年輕化趨勢,以往都是中老年得這個病,現(xiàn)在中青年的比例在增加!叭绻霈F(xiàn)耳鳴,患者可以安靜休息,或到戶外做運動。另外,耳部按摩也可以有效緩解耳鳴。 ”
專家表示,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聽MP3是最損傷耳朵的行為。因為MP3會對人的聽力直接造成刺激,嚴重會導致噪聲性耳聾,也叫神經(jīng)性耳聾。他建議廣大青年,聽MP3最好每次不超過一小時,聲音不要過大,最好不超過50分貝,聽起來不費勁就行。手機比MP3的影響更大,會對腦細胞產(chǎn)生輻射作用,“煲電話粥”是有害健康的,每次撥打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
青春少年無價,為了使自己的少年時代、青春年代無悔,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現(xiàn)在,保護好自己,勤學苦練,不斷完善自我。父母養(yǎng)育我們?nèi)绱说匦量,那么我們報恩的方式也就是要認真讀書,努力讀書!拿出實際行動,以一顆感恩之心,爭當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學生,讓老師放心,讓家長放心。
最后祝全校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全體同學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2017愛耳日國旗下講話稿【篇2】
親愛的同學們:
現(xiàn)在請大家用小拇指堵住自己的耳朵一分鐘,讓任何聲音都聽不見。
(交流:在聽不見的這段過程中你有什么感覺?)
是呀,聽不見的感受是如此痛苦。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的陰霾卻襲擾著人類。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所以我國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在這里李老師也給大家一點關愛耳朵的建議:
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diào)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品,切忌暴飲暴食,有戒除煙酒。
3、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jīng)有損害的藥物: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癥。氨基糖或類抗生素為并發(fā)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避免濫用此類抗生素將是降低藥物性耳聾的一項重要措施。
4、遠離噪音:聽收音機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火。
5、經(jīng)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頸后發(fā)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
6、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從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中可以看到,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致殘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詳?shù)恼?7.79%,中耳炎占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fā)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并產(chǎn)鉗外傷、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占70%以上。近30%的家長說不清孩子致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說家長對于孕期或嬰兒期致聾原因不了解,對于可能使胎兒或嬰兒致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這需要社會多宣傳愛耳防殘的科學常識,家長應多學習這些知識并采取保護胎兒和嬰兒順利成長的措施,使兒童不受致殘因素的影響。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來避免藥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確治療而無后遺癥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國一年新增3~4萬聾兒,那么有2~3萬名是在前4項致聾原因之內(nèi)。排除了這4項原因就可少產(chǎn)生約70%的聾兒。
在調(diào)查中還看到0~4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中城市占5.64%,城鎮(zhèn)占11.16%,鄉(xiāng)村占83.2%。這說明大多數(shù)(80%以上)聽力殘疾的嬰幼兒和少年在廣大農(nóng)村,也就是宣傳防聾科普知識和愛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還有另一項統(tǒng)計: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各類殘疾兒童占被調(diào)查人口的比例大于全國的平均數(shù)。全國是每千人中有殘疾兒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瑤族14.81人,壯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達29.69人,近4倍于全國平均數(shù)。而這些生活在廣大農(nóng)村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更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致殘兒童比例大的地區(qū)和民族中開展愛耳防聾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