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感受節(jié)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jié)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和略寫的好處。
重點難點:
1、重點:引領(lǐng)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領(lǐng)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2、難點:學習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jié)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師準備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有關(guān)圖片,資料等
2、學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節(jié)的來歷、傳說、習俗等圖片,資料
3、生認真預習并完成好本課的導學稿
4、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難忘的寒假生活
二、學習“單元導讀”,導入新課
1、組織學習“單元導讀”,了解本組主題、學習目標。
2、師談話導入:“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贝汗(jié)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那么,關(guān)于春節(jié)的來歷、傳說、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關(guān)春節(jié)的資料。
4、師小結(jié)學生發(fā)言導入、揭示并板書課題。
三、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文中重難點詞語(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理解新詞的方法。)
2、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并說說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北京的春節(jié)的“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四、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生默讀課文,完善導學稿,做好小組內(nèi)交流的準備。
(自學內(nèi)容以導學稿為藍本,要求學生課前充分自學完成)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確定中心發(fā)言人和匯報形式。
3、小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qū)懤媳本┻^春節(jié)的?重點寫了哪些日子人們的活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引導歸納:點面結(jié)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描寫,展示朗讀。
(重在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對比,感受寫作特點
1、認真閱讀文后“閱讀鏈接”,思考在寫法上與《北京的春節(jié)》與何不同。
2、小組內(nèi)交流后全班匯報,相機點撥學生從文章的結(jié)構(gòu)、表達的.情感、語言的特色等方面來體會。
3、師小結(jié)并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
課堂小練筆:運用自己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過春節(jié)的情景。
(若時間充足可展示部分學生已完成的練筆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完成小練筆的作業(yè)
2、讀《理想的風箏》中第51到65頁文章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jié)
——獨特的民俗文化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點面結(jié)合 重點突出 詳略得當 主次分明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讀通順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知英雄楊靖宇的精神品質(zhì)。
3、領(lǐng)悟課文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英雄楊靖宇的精神品質(zhì),學習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堅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八年中,中國大地上發(fā)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涌現(xiàn)了千千萬萬民族英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風雪重圍》,就是發(fā)生在抗戰(zhàn)中一個真實的'故事。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2、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三、檢查自讀情況
1、聽寫字詞,糾正讀音,辨別字形。
2、理解詞義。
3、指名讀課文,回答問題。
四、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讀課文,思考:
(1)楊靖宇給你什么樣的印象?你是從文章的哪些地方感知的?
(2)口述課文,理清思路。
2、交流討論。
3、班內(nèi)交流匯報:
(1)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來感悟英雄的精神品質(zhì)。
人物的動作、語言、行為的描寫。
日軍的反襯。
(2)記人敘事的寫法。
4、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感情朗讀。
5、學習英雄的事跡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板書設計:
3風雪重圍
山林三尺深的積雪零下40攝氏度
楊靖宇噸周旋抗擊殉國
日寇咬牙切齒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3
一、溫故知新
1.朗讀兩個句子,想一想:這兩個句子分別給了我們什么樣的感受?你是怎樣體會出來的?(第一句,描繪了一幅動物變遷、植物榮枯的自然現(xiàn)象;第二句寫出了高山榕給天地增亮麗、為山水添姿彩的壯美。關(guān)鍵是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2.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從中找出這樣的句子,再讀一讀。加深對排比句的認識與理解。
二、詞語拾趣
1.讀第一組詞語,說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想一想第二、三、四組應該填上怎樣的詞語,填出來。
3.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4.全班分小組進行詞語接龍比賽。
比賽分兩種:第一種是完成書上的填空練習。
第二種是拓展練習,先由教師出一個詞語,一組一組接下去,接不上的組退出比賽,接到最后者獲勝。
三、互動平臺
1.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
2.回憶本組課文,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3.小組交流,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該怎樣去領(lǐng)悟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寫作時要注意些什么?
4.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談感受,說方法。
四、口語交際
1.資料展示: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不經(jīng)意間的浪費行為,可以是圖像資料,也可以是搜集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資料,等等。
2.小組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人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哪些損失?你覺得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我們應該如何做到節(jié)約?你準備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
3.全班交流:就以上問題通過小形式匯報。
五、習作百花園
1.回憶本組課文,說說哪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你覺得文章哪些寫作方法值得學習?
2.提出本次寫作要求。
3.學生討論交流:你最珍愛的東西是什么?你為什么珍愛它?你是怎么珍愛它的?
4.學生總結(jié)交流收獲,深入思考后擬題寫作。
5.學生寫作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寫作情況。
6.習作交流,指導修改。
對學生習作可以采用自評、他評與教師評相結(jié)合的方式,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幫助學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與修改的`能力。
對學生習作的評價重點放在對話與交流上,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要看到學生的進步,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鼓勵,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六、自主閱讀園地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短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把你的感受寫出來,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匯報讀書感受。
思考:內(nèi)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選擇你喜歡的段落仔細品讀,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些什么。
5.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說說你怎樣理解內(nèi)心的頑強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從生活中舉例說明。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在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是一組表現(xiàn)華夏兒女對祖國母親赤誠而熾熱的愛的情懷的課文。《明天更輝煌》是獻給香港回歸之日的一首贊歌,全詩充溢著為香港回歸祖國而無比興奮、鼓舞的濃濃深情。
根據(jù)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幫助學生認讀“綴、汁、荊、棘”4個生字;會寫“辱、覓、綴、汁、荊、棘、伐”7個生字;掌握“骨肉分離、自強不息、企盼、恥辱、尋覓、點綴、乳汁、炎黃子孫、荊棘、步伐”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詩句領(lǐng)悟文章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練背誦詩歌第三節(jié)。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詩中表達出的香港回歸給作者和全國人民帶來的無比喜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體會詩中所表達的香港回歸給作者和全國人民帶來的無比喜悅的激動之情;難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詩句深刻領(lǐng)悟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感情。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是最后手段和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ㄒ唬⿲。
觀看“中英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會場”照片。(看書上插圖一。)
思考: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日子嗎?
談話:1997年7月1日零時,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qū)旗徐徐升起,香港終于回歸了!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人們以千歌萬曲、千言萬語傾吐著自己激動的心聲。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其中的一首詩歌,它是“獻給香港回歸之日”的(板書副標題),題目是“明天更輝煌”(板書正題目)。
。ǘ┏踝x課文,學習生字詞。
1、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句子讀得通順,在文中的逗號、分號、句號及頓號處有恰當?shù)耐nD,把握詩歌的情感。
可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讓學生把課文多讀幾遍,盡量做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2、和學生一起分析字形、字音、字義。教師做好糾正。
(三)教師范讀。
。ㄋ模┘氉x。
一邊誦讀,一邊思考:課文有三個小節(jié),各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1.讀第一小節(jié)時,應弄清“漫長的歲月”“你被迫離開母親的懷抱”“骨肉分離”具體指什么,并抓住“撕斷腸”“……為之怒號”“……為你悲傷”“企盼”等詞語體會所含情感。
2.讀第二小節(jié)時,可讓學生了解香港的百年滄桑史的一些事例,去理解“你飽嘗痛苦和恥辱”等詩句;可讓學生了解香港的“世界第一”的一些事例,去理解“你把滴滴汗水,點綴在東方之珠上”等詩句。
3.讀第三小節(jié)時,要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提出“一國兩制”的有關(guān)資料,并由教師作簡明概述,幫助學生理解“……有一位偉人永志不忘”“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膽略,為你繪制了回歸的航向”等詩句。還要讓學生觀察課文第二幅插圖,并結(jié)合朗讀有關(guān)詩句,使學生懂得:“一國兩制”構(gòu)想已作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而功垂青史、光照中華。
在理解每小節(jié)詩的內(nèi)容、情感時,要結(jié)合指導朗讀,做到能有感情地去讀,并把第三小節(jié)背誦下來。
4.組織學生賽讀,教師應作出及時恰當?shù)脑u價。
(五)練讀。
訓練學生掌握朗誦技巧,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勗拰Ь殻
香港回歸,百年盛事,普天同慶,舉國歡騰。我們祝愿香港明天更輝煌。讓我們再讀一讀另一首獻給香港回歸之日的散文詩吧!
香港明天更美好
歸家,歸航。
沐過世紀的風雨,一個信念伴隨一個民族走過了百年滄桑。
長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今夜紫荊花以一瞬的盛開凝聚了一個世紀的守望。
千紫萬紅是花,萬紫千紅是人。從南疆到北國,從東海至西域,延至五洲四洋,花千樹,星如雨,獅龍舞。億萬顆心靈為這一時刻歌唱。
香江——長江——黃河,當歸家的女兒帶一路征塵,踏入家門時,迎接她的,是親人最真的笑臉,最醇的問候。
火樹銀花,鳳簫聲動,獅龍競舞。任何歡樂的字眼都無法盡述中國人那濃得化不開的激情。
歸家的日子,香江為溫情親情陶醉。
一個民族用無比的歡樂向世界宣告:香港回家了,香港明天更美好。
。ㄆ撸┳鳂I(yè)布置
通過各種手段收集香港的歷史和今天的香港的資料
。ò耍┌鍟O計
《明天剛剛輝煌》
——獻給香港回歸值日
憶往昔,盼歸航
尋發(fā)展,血脈連
繪航向,望未來
表達了香港回歸給作者和全國人民帶來的無比喜悅的思想感情。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lǐng)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guān)資料。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guān)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指出每根手指的長處和短處: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只有一個關(guān)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秀麗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3、小組內(nèi)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后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4、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5、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板書設計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 不窈窕,工作復雜 根根團結(jié)有力量
中指: 養(yǎng)尊處優(yōu),工作略為扶襯
無名指和小指:秀麗可愛,能力薄弱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6
一、教學要求
1.通過制作“班級紀念冊”,培養(yǎng)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育團隊精神。
2.以生活為本位,啟發(fā)學生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他們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作文。
3.說寫結(jié)合,完成兩篇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學安排
1.導語。
你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舍。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挑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匯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你們同意嗎?
但是,光有照片還不夠,建議你們各自為自己的照片寫一點說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講評。
你為什么帶這張照片來?它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么?先想一想,誰愿意說說?
講評重點:有無具體內(nèi)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
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nèi)容特點介紹清楚
3.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么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4.大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得較好?
講評:進一步啟發(fā)思維,介紹各自的特點。
5.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6.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征詢意見,自行修改。
7.小結(jié)。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學會六個生字,理解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1、通過自學、合作,掌握生字新詞。
2、通過朗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的新詞。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有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天下第一關(guān)”指的是什么關(guān)口?
今天我們就隨作家峻青一起領(lǐng)略一下山海關(guān)的風光。
介紹山海關(guān)。
二、初讀課文,理解新詞。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熟悉一下課文內(nèi)容。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名不虛傳 氣勢磅礴 廣袤無垠 干戈擾攘 渾然一體 捍衛(wèi)忠貞 慷慨悲歌
3、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練。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讀了課文之后,你對山海關(guān)有了怎樣的印象?
。▽W生談讀課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關(guān)氣勢雄偉,歷史悠久,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山海關(guān)?
(學年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3、指導理清課文脈落。
(1)城樓(2)山海關(guān)所處地理位置(3)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4)現(xiàn)在的作用。
學生交流。
四、課堂練習
出示問題(小黑板)
比一比,組詞語。
囑 泳 搶 員
矚 脈 滄 貞
給帶橫線的'字注音。
錚 錚 響 嗬 渤 海 嘉 峪 關(guān) 縱 韁 馳 馬
廣袤 盔甲 干戈 擾壤殷紅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
搜集中華兒女與外族入侵作斗爭的故事。
板書設計:
城樓
2、山海關(guān) 地理位置
歷史作用
現(xiàn)在的作用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8
這篇文章內(nèi)容淺顯易懂,語言簡潔樸實,情感真摯感人,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想簡化頭緒,著重從兩點入手,以體現(xiàn)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品悟語言文字,感受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好品質(zhì)。
2、感情朗讀,受到情感的熏陶。另外滲透我課題特色,加入了一個小練筆。
反思這一課,我談談我的幾個主要設計。
一、注意導讀的引入
我是這樣導讀的,用他們上下樓梯經(jīng)常見到的《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中關(guān)于“誠實”的話題說明小學生要誠實,不能騙人,騙人不好,可話鋒一轉(zhuǎn),告訴學生生活是很復雜的,并不是書上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有時欺騙并不會遭到譴責,也許反而會得到感激,我們今天來認識一個人,他也說了謊,卻得到了別人的感激,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
。▽τ诼宰x課文,我認為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導讀。其實有很多好的導讀方法,但我覺得略讀課文的導讀不宜太繁,畢竟時間要留給學生。)
二、設計好細讀的問題
學生讀了課文后,讀出殘疾青年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我順勢提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其實會讀書的同學能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會發(fā)現(xiàn)攤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時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劃出相關(guān)句子,詞語。
。宰x課文要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但并不是說,有時間給孩子就行了,老師要給予適當?shù)狞c撥。)
三、安排小練筆,填補文中空白
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朗讀,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兩位主人公心靈相通了,學生也與文中的主人公心靈相通了,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
那夜,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傳來幾聲小蟲子的鳴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只有我躺在床上,輾轉(zhuǎn)難眠……
(我覺得進行小練筆的時機掌握很重要。“情動”而“辭發(fā)”,這時要給他寫的機會,讓他內(nèi)心的情感,讓文章的情感涌出紙外。)
四、感情朗讀,情理交融
文章很長,我讓學生取一段認為最能打動學生的文字來讀讀,在讀的基礎(chǔ)上談談自己學了本文之后的理解。
五、課外拓展
第十一冊語文教學參考書上對略讀課文有這樣的描述:右上角有三角形的為略讀課文,意在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獨立閱讀,不列入考試的范圍。新課程標準中對五六年級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如何完成這樣大的閱讀量呢?我覺得教師要利用課上提供學生材料。于是,我在課的最后提供了學生一些文章,和主題有關(guān),放在班級中任他們閱讀。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9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huán)境休戚相關(guān)、密不可分,知道應該投身環(huán)保,關(guān)愛家園。
2.結(jié)合身邊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3.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guān)于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數(shù)字和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數(shù)字,以及今年重慶地區(qū)旱災情況統(tǒng)計數(shù)字。
學生:準備自己收集到的關(guān)于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破壞家園的不良行為。
教學過程
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課文,快速瀏覽,說說你的感受。(可針對一課,也可針對整個單元談感受)
小結(jié):課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類生存與周圍環(huán)境休戚相關(guān)、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資源,關(guān)愛家園,不能隨意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評:喚起學生對單元課文的整體回憶,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huán)境的密切關(guān)系]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四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共同確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nèi)容:“為什么要珍惜資源”和“怎樣珍惜資源”。
[評:通過閱讀學習提示,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了提高。]
組內(nèi)交流討論(一):“為什么要珍惜資源”
1.學生按要求進行準備。可以結(jié)合本組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也可以結(jié)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2.進行組內(nèi)交流。
3.示范帶動,交流評價
、琶恳唤M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茖W生收集的資源有限資料用展示臺展示交流。
、窃u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
⑷教師出示收集的.關(guān)于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和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幾個數(shù)字:
見資料。(略)
、砷_展看后感受交流。
[評:合作學習,資源共享,更多的學生參與交流。學生根據(jù)表達需要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組內(nèi)交流討論(二):“怎樣珍惜資源”
1.學生展開積極討論,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
2.注意發(fā)言規(guī)范,集思廣益達成一致意見。
3.全班交流,評比“環(huán)保精點子”
、琶恳唤M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茖W生收集的“環(huán)保從我做起”精點子進行梳理。
、俟(jié)約每一張紙。
、谠谛枰獋鬟_問候和祝福時,盡量不使用紙制的賀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節(jié)約每一滴水,保護長江水資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莶皇褂盟芰洗,自覺抵制白色污染。
……
4.結(jié)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照討論意見說說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評:“精點子”的評比,著眼現(xiàn)實,對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有積極的意義。]
課外延伸
請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生活狀況,對于鋪張浪費、隨意破壞的行為該如何制止?
[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將環(huán)境保護的大主題,落實到日常行為的小細節(jié)中。]
[總評: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課外資料的補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每一次的練習都有較明確的要求,也有利于讓學生的口語表達更規(guī)范。]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0
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
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得成功的道理。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演示文稿。搜集關(guān)于面對失敗勇敢堅強的故事。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夫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2.搜集并閱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zhàn)而勝之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jié)目經(jīng)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xiàn)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板: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后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wěn)住了頭頂?shù)哪且化B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xiàn)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匯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jié)果。
2.結(jié)合匯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眾的心情。
3.白發(fā)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4.反復讀,反復品味“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總結(jié):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里,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shù)纳侥_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峰……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1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的基礎(chǔ)上,借鑒本組課文描寫民風民俗的方法,即抓住特點介紹民俗,并體會作者的布局謀篇、準確用詞、生動表達,完成習作。
2、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tǒng)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所蘊含的民族文明和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運用本組課文學過的描寫民風民俗的表達方法進行寫作。
教學難點:
運用本組課文學過的描寫民風民俗的表達方法進行寫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導語:同學們,我們祖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像那首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更是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暢游在這獨特的民風民俗中,寫下令自己心動的那一頁。
二、明確題旨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閱讀教材中的要求,邊讀邊畫邊歸納,想一想,這次習作要我們寫什么?要想寫好習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指名匯報,師生共同歸納、提煉寫作要點。
(1)內(nèi)容。
、俟(jié)日習俗: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
、谔厣棧焊魃贁(shù)民族的特色服飾。
③特色飲食:小吃文化、茶文化、待客文化等。
、塥毺孛窬樱旱跄_樓、土造房屋、四合院等。
⑤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剪紙、皮影、蠟染、臉譜、刺繡等。
(2)注意事項。
、偬攸c突出,民族特色鮮明。
、趦(nèi)容具體,描述準確生動。
③用詞精準,表達真情實感。
三、寫前準備
1、導語:同學們,下面老師將帶領(lǐng)大家游覽祖國的大江南北,去欣賞不同民族的風情。(播放民族風情圖片,配歌曲《等你來》)
2、引導學生交流欣賞后的感受,也可以針對畫面內(nèi)容進行補充。
3、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哪一種民俗最讓你感興趣,請按一定順序詳細地介紹一下。
四、回顧寫法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都了解了哪些描寫事物的方法?分別是從哪篇課文中學到的?
2、小組歸納,教師板書。
(1)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2)方法多樣,有順序:修辭手法,如,比喻、反問、象征、夸張;說明方法,如,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
(3)語言生動,感染力強。
五、入筆習作
1、你最想寫什么?先確定習作題目,再列出寫作提綱。
(1)溫馨小貼士(課件出示):
①要介紹的民俗是什么?想擬一個什么題目?
②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想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勰囊徊糠謨(nèi)容將作為重點進行詳細介紹?
(2)學生自主編寫提綱,進行簡單的修改。
2、按所列提綱,說一說自己想怎么寫。
3、嘗試寫作:前面我們欣賞和交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可以說,不一樣的習俗,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感受,不同凡響的精彩……下面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記下這點點滴滴,讓這些民俗的獨特魅力在我們筆尖流淌吧!(學生動筆寫作)
4、教師在巡視中作場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直擊目標
1、導語:俗語說:“樹木不修長不好,文章不改意境少!边@節(jié)課我將帶領(lǐng)大家對自己的習作進行精雕細琢。
2、討論:你們認為這篇習作應著重體現(xiàn)哪些內(nèi)容?
預設:
生1:所介紹的民俗特點要突出,而且要體現(xiàn)鮮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
生2:在介紹時要能做到內(nèi)容具體,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生3:要能恰當?shù)剡\用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或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而生動地描述,最關(guān)鍵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二、修改潤色
1、自我品讀,自主修改。
(1)輕聲朗讀自己的習作,讀一讀,再品一品:詞語用得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生動,表達是否清楚、具體。邊讀邊畫出不滿意的地方。
(2)反復朗讀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想:怎樣修改?然后進行修改。
2、全班交流,集體評改。
(1)哪位同學愿意把你的習作推薦給大家?請大家邊聽邊思考: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你認為應該怎樣修改?請給出最佳的修改意見。
(2)總結(jié)前面已交流的幾篇習作,有哪些共同的優(yōu)點,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3)針對大家給出的意見,再次品讀自己的習作并進行第二次修改。
3、小組合作互評互改。
(1)沒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學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小組成員聽,大家進行交流,提出評改意見。
(2)交換習作進行互批。
(3)推薦優(yōu)秀習作準備全班展示。
三、美文欣賞
1、欣賞佳作。(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外例文)
2、交流感受。
3、好朋友合作,互讀習作,尋找習作中的精彩之處,并為好朋友的習作寫上評語。
四、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從這次習作中,你學到了哪些本領(lǐng)?
2、作業(yè):把修改后的習作謄寫到作文本上。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7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抓住關(guān)鍵語句,體會文中蘊涵的濃濃師生情。
4. 領(lǐng)悟詩歌的表達方法。試著用“記得”開頭寫幾句話。
過程與方法:
1. 整體把握,抓準情感主線。
2. 以讀為主,結(jié)合講,思,想,議一起理解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師生情誼,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關(guān)鍵語句讀思議想,體會文中蘊涵的感情。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單元整體內(nèi)容。
1.師:人世間最動聽的話語是愛的話語,最感人的故事是愛的故事,最偉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單元,去領(lǐng)略一下愛的真諦。
2.學生自讀第三單元課題及導讀,了解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目標和方法。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初讀第七課,了解詩歌主要內(nèi)容,初探作者寫作目的。
三.精讀詩句,體會感人師生情。
學習第一節(jié),感受老師對工作的熱愛。
1.同學們,剛才大家初讀了全詩,深深感受到全詩字里行間都充滿了“愛”。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一節(jié),看看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中能讀出教師對工作的'熱愛。
2.學生自讀第一節(jié),邊讀邊想邊勾畫重點語句,并在關(guān)鍵詞語下做記號,寫批注。
3 指名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將體會到的感情出來。
學習第二節(jié),具體感受濃濃的師愛。
1 自讀第二節(jié),看看詩中回憶了老師關(guān)愛學生的哪幾件事。
2 概括出三件事。
3 指名朗讀第一件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 交流想像,激發(fā)情感,練習朗讀。
5 讀第二件事,說說“無聲的語言”傳遞怎樣的千言萬語。
6 讀第三件事,體會老師說的話,并指導朗讀。
學習三四節(jié),感受學生對老師的愛。
1 自由讀三四節(jié),勾畫體現(xiàn)學生熱愛老師的語句并作批注。
2 重點交流學生為什么送老師“勿忘我”?聯(lián)系課文說說老師和勿忘我有哪些相似之處?再次體會老師默默奉獻的精神。
3 想像輕輕地,默默地給老師送花時,學生在心里回對老師說些什么?
4 指導感情朗讀三四節(jié)。
四.再讀全詩,集中體會學生對老師的熱愛贊美和感激之情。
五.聯(lián)系實際,深化感情。
1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的老師一定也像詩中的老師一樣關(guān)心你,愛護你,你能也像作者一樣選幾件讓你難忘的事用“記得”說一說嗎?
2 學生自由練說,全班交流。
六.小結(jié)全文,練習背誦。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3
一、教材說明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
課文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jié),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
屬歷險小說類,重點是魯濱孫在島上艱難、驚險的經(jīng)歷。魯濱孫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是關(guān)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難,是驚心動魄的“難”中處處透著“險”。
課文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是亂石野草。魯濱孫孤獨無助,面臨的是嚴酷的生存問題。要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chuàng)造力!課文敘述魯濱孫在荒島上選擇合適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樹陰、能防野獸,蓋起簡陋的住所,解決了生存的重要條件——居所。描寫魯濱孫“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yǎng)起來”“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解決了生存的必要條件——食物。通過這些敘述,展現(xiàn)了主人公的聰明才干和堅強的意志。
在荒島上生活,還要面對被野人屠宰的恐懼,這也非常驚險。發(fā)現(xiàn)野人的腳印“恐懼萬分”“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說魯濱孫膽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
魯濱孫在荒島為生存所做的種種努力,不外乎解決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獨這四個最基本的問題。而在與世隔絕、荒無人煙的海島上,一個人要解決這四大難題,無疑是一種極其嚴酷的挑戰(zhàn)。魯濱孫面對困難毫不畏懼,自己想辦法,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積極改善生存環(huán)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jīng)驗,對于處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2.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體會魯濱孫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三、教學建議
1.本課是略讀課文,內(nèi)容比較淺顯。教學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先讓學生讀一讀“閱讀提示”,再按要求讀課文,多讀幾遍,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然后,讀課文重點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講一講魯濱孫戰(zhàn)勝種種困難的經(jīng)歷。最后,交談一下自己學習本課的感受。
2.教學本課,要使學生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并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要達到這一目標,關(guān)鍵在于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熟悉魯濱孫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經(jīng)歷。因此,應讓學生反復讀課文重點部分,練習講述魯濱孫荒島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孫的經(jīng)歷中想到什么,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么。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
3.《魯濱孫漂流記》屬于歷險小說類。記敘探險、歷險的故事,以“險”扣人心弦,情節(jié)跌宕曲折,向來擁有眾多的讀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奇”與“險”相結(jié)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魅力。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學完課文后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還可向?qū)W生推薦《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等,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4
設計說明
本課精選了三首古詩,分別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袄颂陨场笔翘拼,劉禹錫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督洗骸愤@首詩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縮千里于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和憂國憂民的情感!稌幭壬凇芬辉娭凶髡咭驗榍‘?shù)赜米郑蛊降瓱o奇的景象具有了異常豐富的表現(xiàn)力。院內(nèi)清幽環(huán)境令人陶醉,門前的景物在詩人眼里是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詩人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賦予人的感情,“護”和“送”顯得那么深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搜集描寫春天的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借助課件,談話導入
1.(播放課件少兒歌曲《春曉》,學生傾聽。)古詩是中國文學的一朵奇葩,我們從牙牙學語開始,《春曉》《靜夜思》就一直伴著我們成長。今天,我找同學來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詩。
2.導入:同學們的積累真豐富。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一組古詩。不同的詩人,不同的經(jīng)歷,他們眼中的景色也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歌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背古詩能有效地調(diào)動課堂氣氛,通過古詩的積累感受古詩題材的豐富。
二、學習古詩,復習方法
(一)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1.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浪淘沙》(其一),在學古詩之前,我請同學來說一說學習古詩的方法。
(1)解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理解大意)(4)悟詩情(品意境,悟感情)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掌握方法,學以致用。
設計意圖:了解學習古詩的方法,便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有目標、有方法。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根據(jù)自學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學習。
(1)根據(jù)注釋解詩題。
(2)互相交流資料,了解作者劉禹錫。
(3)將古詩讀正確、流利。
(4)根據(jù)注釋和過去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用解詞法、擴詞法、想象法理解古詩大意。
(二)集體反饋。
1.說一說你對“浪淘沙”這個題目的理解。
浪淘沙:唐代曲名。
2.把你了解的“劉禹錫”和大家分享一下。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3.指名讀古詩。
糾音曲(qū) 簸(bǒ)
指導書寫“涯”左邊是三點水,右邊“廠”里邊是兩個土,上橫短,下橫長。
4.交流理解詩意。
(1)出示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僦该x、全班齊讀詩句。
、谀阕x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a.過渡:能根據(jù)注釋和查閱資料來理解詩意真棒,不過老師有點疑問,“九曲黃河”你為什么不說千曲,百曲呢?真的是萬里沙嗎?引導學生了解古漢語中的數(shù)字一般是虛指!熬徘币馑际屈S河曲曲折折。
b.引出:這里是夸張的手法,自古以來黃河相傳就有九曲十八彎的說法。
c.提問:你從哪里體會到了黃河的磅礴的氣勢?(板書:雄偉壯觀)
交流回答:九曲黃河、浪淘風簸。
、巯旅婢妥屛覀兺ㄟ^朗讀把黃河的這種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來吧!自由朗讀、指名讀、分組讀?吹酱蠹易x詩這么積極,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請給老師一點溫馨提示吧!
預設:把字讀準,聲音洪亮。把“九曲黃河”“浪淘風簸”讀重些,豪邁些。
(2)學習第3、4句。出示詩句“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薄
、偃帻R讀。
、谠娙讼胫鄙香y河去做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腳步,沿著黃河順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銀河之畔,探訪牛郎和織女。想象一下牛郎織女的家是什么樣子的?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板書:想象、寫實)
預設: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優(yōu)美。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女家,寄托了作者對寧靜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
、壑笇Ю首x。
(3)嘗試背誦。(指名背。全班背。)
設計意圖:通過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四步學習方法學習古詩,在理解古詩過程中抓住重點詞朗讀品味詩歌意境,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感悟黃河的雄偉壯觀。不同層次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做到師生互動。通過想象、作畫、描述牛郎織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者的生活進行對比,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三、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一)解詩題。
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知詩人。
介紹作者:杜牧,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詩以七絕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三)明詩意。
1.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結(jié)合旁邊的注釋,理解詞語或詩句的意思。
3.學寫生字“鶯”,注意下邊“鳥”字要占主體,但也要寫緊湊。
(四)悟詩情。
1.前兩句——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里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qū)。
(3)體會第一句詩的意思。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zhuǎn)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的景象。
(4)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
2.后兩句——雨景、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晴景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看到了什么。
、賲R報:在遠處,詩人看到了很多寺廟,他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谔釂枺何覀冹o靜地聽一聽詩人的心聲,和他一起來想象,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
預設:①很多很多的寺廟,很多很多的樓臺在蒙蒙的煙雨中忽隱忽現(xiàn)。
、诿擅杉氂甑纳成陈,還有黃鶯的叫聲。
、鬯聫R旁邊的花香、下雨時空氣的清新、雨中還有草的味道。
、芩陌侔耸淖聫R,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嗎?(這是一個虛數(shù),告訴我們在江南,有各種各樣的寺廟)及時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tǒng)治者廣建佛寺,想要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
(3)南朝統(tǒng)治者廣建佛寺,想要依靠神靈永保江山穩(wěn)固,這樣的做法對嗎?
(4)小結(jié):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華,統(tǒng)治者不思進取的思想和南朝統(tǒng)治者何其相似!這里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板書:憂國憂民)
3.帶著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嘗試背誦。
4.小組交流:這首詩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春天?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
5.作業(yè):依據(jù)《浪淘沙》(其一)、《江南春》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任選一首,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其配一幅畫。
設計意圖:通過四步學習古詩的方法,感受《江南春》描寫的景象,了解作者通過描寫“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樓臺”“煙雨”這些江南代表性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思。另外了解“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虛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古詩。
2.根據(jù)提示,寫出詩句。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薄扒Ю嵇L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學習古詩有哪些方法嗎?這節(jié)課我們依然運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古詩《書湖陰先生壁》。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復習入手,導入新課,意在鞏固上節(jié)課的學習的'內(nèi)容,同時自然引入新課。
二、談話交流,精準釋題
1.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古詩《書湖陰先生壁》,說說你對詩題的理解。
2.介紹古詩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閑居在南京江寧,常跟附近居民來往,相處得很友好,湖陰先生楊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這一年夏初時節(jié),詩人又到湖陰先生家做客,對這里的環(huán)境景色十分欣賞,隨口吟成這首絕句,應主人請求題寫在當院墻壁上。(書:題寫)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資料,了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理解詩意,感悟詩情做鋪墊。
三、交流資料,簡介詩人
1.交流資料。
同學們,你對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師生活動、展示資料)
2.簡介詩人及寫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臨川(今屬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元日》《梅花》等存世。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詩人,積累文學常識。
四、誦讀古詩,明了詩意
(一)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畦”讀qí,“闥”讀tà。)
指名讀,讀準字音,讀清停頓。
(二)再讀,借助注釋及相關(guān)資料,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交流反饋,重點引導。
1.注釋。
長掃:指經(jīng)常打掃。
凈:干凈。
苔:青苔。
畦:這里指種有花木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地,周圍有土埂圍著。
排闥:推開門!瓣Y”指小門。
2.理解詩意:茅草房庭院因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滿畦,都是主人親手栽種的。庭院外一條小河護衛(wèi)著農(nóng)田,把綠色的田地環(huán)繞。兩座青山推開門,送來青翠的山色。
3.說說你聽后的感受,再帶著初步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全詩。
設計意圖:了解全詩大意、初步掌握古詩的感情基調(diào)。
五、再讀古詩,感悟詩情
(一)(播放音樂)學生閉眼冥想畫面:幾間簡樸的茅舍由于經(jīng)常打掃,檐潔壁凈,沒有苔蘚生長的余地;成壟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裝點得井井有條,這些全出自主人的親手栽培。一條快活的溪水,環(huán)繞著大片碧綠的禾苗,儼然是稻田的守護者;兩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請就推門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簾。你眼前出現(xiàn)什么樣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二)帶著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讀古詩,說說哪些詞語讓你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說說你新的體會。(側(cè)重于人物形象與情感的體會與感悟。)
(三)匯報交流:
1.全詩哪些詩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詩句表現(xiàn)了主人的品質(zhì)高潔?(“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陰先生人品高潔、富有生活情趣,清靜脫俗,樸實勤勞。)
2.小結(jié):江南地濕,又時值初夏多雨,這對青苔的生長比之其他時令都更為有利。況且,青苔性喜陰暗,總是生長在僻靜之處,較之其他雜草更難于掃除。而今,庭院經(jīng)常打掃,總是干干凈凈的,叫人感覺舒適。更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齊齊,都是主人親手栽種的,這更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再讀這兩句的時候,要注意表達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勵學生帶著對湖陰先生的尊敬和贊美讀一讀這兩句詩。)
3.“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遍T前的景物是一條河流,一片農(nóng)田,兩座青山。在詩人眼里,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你感受到了嗎?
(1)帶著你的理解讀古詩。邊讀邊想,在作者的寫作方法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引導學生明確擬人手法的特點及作用。
小結(jié):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一條彎彎的河流環(huán)繞著碧綠的農(nóng)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
預設2: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小結(jié):作者運用了對偶的寫作方法,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詩句我們還積累過哪些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預設:寫了湖陰先生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表現(xiàn)了湖陰先生的人品高潔。
4.朗誦全詩,感悟詩歌內(nèi)涵。
5.作業(yè)布置,拓展延伸。
(1)背誦并默寫全詩。
(2)結(jié)合詩歌,想象畫面,在感悟詩境的基礎(chǔ)上,為《書湖陰先生壁》一詩配幅插圖。
設計意圖:結(jié)合課外資料,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通過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感受湖陰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潔。通過溫馨提示、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了解作者在語言上的寫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表達主題,文采斐然。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和“我”對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進一步領(lǐng)會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和“我”對青年的深深感激之情。教學難點:
學會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體會文章的真意。
教學準備:
1.flash動畫課件
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七條
3.短文《媽媽喜歡吃魚頭》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個故事,同學們想聽嗎?
提出要求:同學聽了故事后要告訴我,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和聽了故事后有何感受?
2.聽故事
出示圖畫、聲音并茂的flash動畫《別餓壞了那匹馬》故事式課件。
3.引出課文題目
故事講完了,大家知道事故事的名字嗎?
板書課題:10別餓壞了那匹馬
4.讓學生說說聽了故事后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和聽了故事后有何感受?
二、師生展開辯論,體會人物品質(zhì)
1.讀課文,搜集辯論資料
。1)聽了同學們談的感受都是覺得殘疾青年等人物做得對,但老師聽了這個故事覺得好氣憤,因為老師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人在撒謊,看來同學和老師有不同的看法,不如我們來一場師生辯論比賽,好嗎?老師先讓同學們讀課文一遍,找出能表現(xiàn)課文人物品質(zhì)的句子。
課件出示:撒謊是錯的善意的謊言是對的
。2)讓學生分小組交流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語句。
2.師生展開辯論
(1)課件出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七條說:“誠實,不說謊話,……”
老師也不明白同學們?yōu)楹斡X得課文中的人物說了謊,還說他們做得對呢?首先我覺得最多謊言的是殘疾青年,本來就沒有馬,又說買“我”的馬草,你們同意嗎?誰來辯駁我呢?
板書:殘疾青年
熱心、善良
(2)繼續(xù)與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分別體會碧云、爸爸和“我”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板書:“我”
誠實、愛讀書、有志氣
3.體會我的感激之情
那么多人對“我”好,特別是殘疾青年對“我”的熱心幫助,“我”有何感受呢?
小結(jié):我也同意殘疾青年、碧云、爸爸無論是語言上說謊,還是行動上說謊,都是善意的。特別是殘疾青年說的:“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個善意的謊言,是為了幫“我”,為了“我”著想。這場師生辯論比賽是同學們贏了。
板書:善意的謊言
說幫
【讓學生明白:善意的謊言是出于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fā)點,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zhì)的`體現(xiàn)!
三、小組比賽,理解含意
1.出示比賽題目,分組合作探究
同學們在剛才的辯論中表現(xiàn)還不錯,把老師也打敗,現(xiàn)在我想開展一個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思考問題最快,好嗎?
(1)課文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非常具體,主要抓住人物哪些方面來寫?從哪些句子可以知道?
。2)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么?
2.進行搶答比賽,表揚優(yōu)秀小組
四、總結(jié)全文,情感升華
1.重溫課文內(nèi)容,暢談感人事跡
課文寫殘疾青年說謊是為了成全“我”看書,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從這個角度來看,殘疾青年是一個熱心、善良的人,“我”也因此對殘疾青年充滿感激之情。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身邊有這樣感人的事跡嗎?
2.總結(jié)課文寫作方法,鼓勵學生積極運用
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作方法,我們在作文時要多些運用這些寫作方法。
【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讓學生用心去發(fā)現(xiàn)心,用心去點燃心,并學習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拓展延伸,動手練筆
1.課件出示小練筆
可是遲了!我已經(jīng)走進他家的后院,看見了一堆枯萎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甜甜地吃著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扭頭沖了出來,,我突然間明白了。
現(xiàn)在看到了馬草,明白了真相,“我”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請同學們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續(xù)寫一個片段
2.讓學生動手寫小練筆。
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他們家根本就沒有馬,這是他希望我能多看一些書,才編出這樣的謊言。還記得當初經(jīng)過他的書攤時,他看到了我的馬草,了解到我很想看書,就假裝仔細地看著我的馬草,為了不讓我看出一絲破綻,還叫碧云把馬草拿進去喂馬,而碧云卻什么都不知道。他怕碧云說出來,就用命令的口吻讓她拿進去。原來,他家并沒有馬。他說他家有馬,是想讓我能安心地在他家看書!這一切,都是他編出來的!
我扭頭沖了出來,直想哭!皩Σ黄穑彼闹业募绨,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希望有那么一匹馬。沒事的,你看書吧!”我點了點頭,使勁忍著,沒讓眼淚掉下來。我說:“我一定好好看書,長大后我也要當你這樣的人!”
【語文上冊六年級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02-20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07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24
六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教案02-21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02-17
六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教案03-08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11-25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林海01-17
六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教案01-12
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