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反思
《丑小鴨》是安徒生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丑小鴨身世曲折,一出生就因樣貌與眾不同,被公認為樣子十分丑陋。但他善良、向往美好;經(jīng)歷了多重艱難困苦之后,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并不丑,因為自己本來就不是鴨子,而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這篇童話的主要寓意就是:在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只有勇敢堅強地面對艱難困苦,才有機會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勉勵人們明白只有“經(jīng)歷風雨”,才能見“彩虹”。另外,《丑小鴨》里還滲透著愛的教育,例如告誡我們不能欺辱弱小、不能饑笑有缺陷的人、要熱心救助有困難的人等等。
課文《丑小鴨》是世界聞名的一篇童話,可能很多孩子在還沒上幼兒園時,就已看過或者聽過這個故事。故事本身就十分感人,童話又是低年段孩子最喜歡閱讀的文種之一,因此孩子們都會很樂意、很有興致地學習這篇課文。
另外,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動畫是比較感興趣的,他們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現(xiàn)欲強。因此,用帶有動畫效果及故事表演形式的設計進行課堂教育,能引發(fā)孩子們豐富的聯(lián)想與感悟,孩子們更容易也更樂于主動地學習課文。
但低年段的孩子們在閱讀比較長的課本文字時,往往不夠仔細,讀起課文來往往流于形式,只能大概明白課文表面的一些相對淺顯的道理,深入領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還有一定的困難。
童話如何對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我個人認為,在語文課堂上教學童話,除了要教給孩子們詞句表達等語文知識以外,還要考驗我們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上發(fā)揮語文科“文以載道”的思想教育功能,就是要我們通過童話教學,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本課故事性強,情節(jié)引人入勝,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xiàn)力,語言優(yōu)美,富有情感,具有極強的可讀性。《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币虼耍腋鶕(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設計中嘗試了多種教學渠道,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
例如,在引導學生找出了描寫丑小鴨很可憐的句子“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yǎng)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焙,丑小鴨何時何地被咬、被啄、被討厭?我又引導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很多不同的情境:丑小鴨和大家一起吃飯時、一起散步時、一起游泳時……這些時刻,丑小鴨都受到了身邊動物的排擠。這種孤單、難受的心情,學生們很快就體會到了!然后,再讓學生們在這種情感體會下再讀句子,在豐富了故事感受的同時,以讀代講,又達到了感情朗讀的訓練目的。
在句子“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靶▲B是怎么譏笑他的?肯定還有其他動物也不喜歡他吧,他們還說了哪些讓丑小鴨傷心難過的話?”同學們紛紛都爭著來饑笑丑小鴨。我又說:“聽到這些話丑小鴨的心里是怎樣的難過呢?來讀一讀你此時的心情吧!本瓦@樣,在這種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我力求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丑小鴨當時的不幸、孤單與難過心情,在此感悟基礎上,再進行對比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力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朗讀感悟為主線的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說、讀、的方法學習。注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閱讀,讓孩子們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展開想象,體會文章的情感;入情品讀,讓他們有聲情并茂的朗讀,自主體會出該篇童話中所蘊藏的一些道理,純真的心靈與“丑小鴨”的美好心靈產(chǎn)生共鳴,從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初步體驗到到童話世界帶給我們的各種真善美的體驗。
當然,由于我個人的教學水平還極待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當初設想的一些教學步驟、教學要點,在真正落實的地方力度可能還不是很夠、不很到位。
此外,教學童話不應該只是教學一篇童話,而應該以點帶面,讓孩子們在一篇童話的學習中,引發(fā)對其他童話的閱讀興趣與學習興趣。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