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這一名詞始見于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年級美術畫中畫課件 ,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一種有趣的圖畫方式,豐富表現手段。
過程與方法:畫一副畫中畫,獲得一次記憶與想象的訓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充滿情意的學習中受到一次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重點:探究怎樣從小畫不斷拓展成一幅大畫。
教學難點:使已畫的形象與未畫的內容相關連。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揭示課題
1、邀請小畫家參加“畫中畫作品展”!裁词钱嬛挟嫞吭趺串嬆?
2、出示兒歌《畫中畫》——畫好老鼠,畫好老鼠;再畫貓,再畫貓;畫張大床,貓兒睡;畫中畫,畫中畫。
。◣熒氖殖獌焊瑁處熖崾菊J真看、仔細聽)。
二、師生探討添畫方法
1、問:畫中畫了什么?先畫了什么?
2、先畫好老鼠后,為什么畫只貓呀?怎么想到畫張大床?
3、“畫中畫”找朋友。
問:“畫中畫”會找哪一張畫做朋友?(提示:畫中的老鼠畫在哪了?貓畫在哪了?)(板書:包圍添畫)
4、你發(fā)現“畫中畫”的奧妙了嗎?(小結:由小變大,層層關聯(lián),包圍添畫。)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聯(lián)想
1、由小青蟲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W生說說自己所聯(lián)想到的相關形象。)
2、請你幫老師出出主意,是添畫樹葉呢?還是樹枝?說說你的理由。
3、教師邊講故事邊分步出示范畫,學生欣賞“小胖蟲”的故事。
四、啟發(fā)想象明確要求
1、出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品味情趣,明確要求。
2、出示作業(yè)要求:
先畫一個較小的簡單形象,然后層層包圍添畫相關聯(lián)的形象,畫一幅“由小變大”的想象畫。
五、學生創(chuàng)作體驗情趣
1、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行間個別輔導。
2、學生粘貼作品,布置畫展;教師提示:讓“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畫展小列車”。
六、作品展評拓展延伸
1、觀看“畫中畫”作品展,說說畫中的故事。
2、出示三組作品,學生在“尋找畫中畫”活動中,發(fā)現“畫中畫”奇妙無窮。
板書設計:
第4課:畫中畫
由小變大,層層關聯(lián),包圍添畫
[一年級美術畫中畫課件]相關文章:
10.一年級下美術船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