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知道社會上有傷害兒童的壞人。
2.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情感目標:
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行為目標:
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
教學重點:
1.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教學難點:
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育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參見擴展資料)
當講到“沒過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門。“小山羊乖乖,我是媽媽,我回來了,帶來好多好吃的東西!睍r,師問:“你們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討論一下,你們會怎樣做?(把學生分成七人一組,模擬七只小山羊)
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用各種方法識破了大灰狼的詭計,沒有上當受騙?墒牵銈冎绬?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們這樣警惕,他們很容易就被騙了。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請看!
出示圖片《被騙的三個學生》
師問: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學生回答
出示圖片2和擴展資料2、3、4,展現(xiàn)被騙的可怕結(jié)果。(參見擴展資料)
師追問:我們怎么幫助這三個孩子,才能使他們不上當受騙呢?
板書:不上當受騙
學生回答:(1、問問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東西。4、不輕信別人的話。5、找警察叔叔幫忙。6、大聲的喊叫等。)
師小結(jié):仔細聽、認真看,動腦筋想,識破壞人的詭計,不上當受騙。
過渡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壞人,怎樣才能防止上壞人的當呢?
二、學習課文,初步明理
1讀課文中的真實再現(xiàn)。
2.教師提問:
(1)寧寧和李明遇到了什么人?
(2)這個陌生人對他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學生回答。
4.教師小結(jié):
5.教師提問:
(1)寧寧和李明遇到的陌生人是壞人嗎?
(2)如果是你會怎么做?
學生討論并回答
6.教師小結(jié):在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交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