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結合“農家小院”的具體情境,經歷尋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和分析問題的過程,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鞏固除法的意義。
2.能夠運用乘法、除法與倍的知識,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計算除法。
教學難點:
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并用乘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 師:(出示情境圖)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瞧,辛苦了一年的王奶奶正帶著孩子們,把勞動果實堆放在自家的小院里,我們也一起去看看這農家小院里都有些什么?
2。下面請你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這所農家小院,看看都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立模型
1.把自己找的數(shù)學信息和同桌說說。
2.匯報,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主題圖,并完整地表達這些信息。
3.完整讀出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我們找到的這些信息,想一想,根據(jù)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有20個南瓜,每筐能裝4個”,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4.共同解決問題,回顧算式算理。
(1)回顧剛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學生兩人小組合作,提出和解決問題。
師:還剩下4組信息,請你們兩人一組,從中任選2組信息,像我們剛才一樣先提出問題,然后列式解答,最后再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下面我們就按照這樣的過程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5.全班交流。
6.回顧問題解決全過程,理清問題解決的基本方法。
師: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呢?(學生總結,教師梳理。)
小結:(1)先收集了信息,在收集信息時要注意什么?
(2)根據(jù)這些信息,我們又提出了數(shù)學問題。
(3)利用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的知識解決了這些問題。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解決“練一練”第一題
師:帶著這樣的思考方法,我們來看'練一練“第1題。兩人一組一起找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用乘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全班交流提出的問題,并解答。
2.完成”練一練“第4題
師:要想求出小狐貍花了多少錢需要知道什么?要想求出小白兔花了多少錢需要知道什么?列式計算出結果。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你今天表現(xiàn)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