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綜合練習,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幫助自己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知識,提高語文水平。
四基達標
1.對下列各句所運用的描寫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1)“你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
(2)我想到他們馬上會逼我去向萬芳要回羚羊,心里難過極了。
(3)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4)萬芳愣了一下,沒有接小刀,只是咬著嘴唇看著我。
[ ]
A.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環(huán)境描寫 神態(tài)描寫
B.語言描寫 神態(tài)描寫 心理描寫 行動描寫
C.神態(tài)描寫 行動描寫 環(huán)境描寫 心理描寫
D.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行動描寫 神態(tài)描寫
2.選出下列對課文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A.本文以羚羊木雕為線索,按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為順序組織材料
B.文章通過對人物的得當描寫,成功地塑造了一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嚴厲,媽媽的不怒自威
C.“我”和萬芳平時相處的情景,是采用插敘的方法介紹的
D.本文通過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向人們提出了怎樣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的問題
3.文中寫道“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在一起。她學習很好,人一點也不自私。我們倆形影不離,語文老師管我們倆叫‘合二而一’”。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此段文字共有三句話,主要的意思是突出“我”與萬芳的友情特深
B.在寫法上此段文字屬于概括敘述
C.“在一起”和“形影不離”都是說明友情特別深厚,意思一個樣
D.“合二而一”加引號,表明是引述了老師的話
4.《羚羊木雕》和《背影》兩篇課文結尾的共同特點是
[ ]
A.篇末抒情,照應開頭
B.篇末議論,引起讀者思索
C.篇末議論,抒發(fā)作者的情感
D.篇末點題,深化中心思想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問題
不知什么時候,奶奶站在門口。她一定想說什么,可是,她沒有說。這時,媽媽從柜子里拿出一鐵盒糖果對我說:“不是媽媽不懂道理,你把這盒糖送給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媽媽也舍不得送人啊!”我從媽媽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貴重。她和爸爸一起看著我,像是在等待著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眼淚順著我的臉頰流下來。屋子里靜極了。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媽媽一邊遞過糖盒一邊說:“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貴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開媽媽的糖盒,冒著雨飛快地跑出門去。
1.解釋
無可挽回________
2.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蹦棠趟f的“這樣”是指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好?奶奶說這句話時,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奶奶的話批評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畫線部分運用的描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試用比喻句描述“我再也受不了了”時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探究
秋天的懷念
①雙腿癱瘓以后,我的脾氣變得暴躁無常。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錄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________,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彼偸沁@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以后,她伺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意思”。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谖乙恢倍疾恢溃牟∫呀浀搅四遣教锏。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了覺。
③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________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就明天!蔽艺f。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澳蔷挖s緊準備準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的說著:“看完菊花,我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芩鋈チ,就再也沒回來。
、萼従觽儼阉宪嚂r,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粗嗆囘h去,也絕沒有想到竟是永遠永遠地訣別。
、捺従拥男』镒颖持胰タ此臅r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哂质乔锾,妹妹推我去北?戳司栈。那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根據(jù)文章,依次填入下面空白處最恰當?shù)囊唤M詞語是
(1)當一切恢復________,她又悄悄地進來。
(2)她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________的神色。
[ ]
A.安靜 懇求 B.平靜 哀求
C.寧靜 請求 D.沉寂 央求
2.短文所寫的主要事件是________。
3.對“跑”與“踩”一類的詞,母親比我更敏感的原因是
[ ]
A.對“我”“踩毛毛蟲”一事的反感
B.怕傷“我”的心
C.對“那回帶你去北海”一事的留戀
D.怕勾起傷心的事
4.母親動員“我”去看花的意圖
[ ]
A.鼓起“我”生活的勇氣
B.讓“我”出去散散心,解解悶
C.順便帶“我”去“仿膳”
D.讓“我”陪她一起去賞花
5.對寫“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這一情節(jié)的作用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p>
[ ]
A.“我”的病情有了好轉
B.“我”理解了媽媽的用心
C.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激
D.在母親的影響下“我”終于恢復生活的勇氣
6.最后一段,“我”和妹妹秋天一起去看菊花時,著意寫了各種花給人的感受,這能使人聯(lián)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四基達標]
1.A 2.B 3.C 4.D
[能力提高]
1.事情沒有任何轉變的余地
2.媽媽逼孩子要送出去的羚羊木雕,傷害了孩子間的友誼。深知兒子、媳婦的為人,而左右為難的心理。
3.重財輕義的行為
4.心理、動作(比喻句略)
[開放探究]
1.D 2.去看花 3.B 4.A 5.A
6.這些使人聯(lián)想到母愛的崇高、圣潔、生活是美好的,對生活永遠要有信心。